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甘肃省

甘肃省

在我国西北部。清顺治初置,治所在兰州府皋兰县(今甘肃兰州市)。旧以甘州(张掖)、肃州(酒泉)两地首字得名。辖境东界陕西,南界四川,西界青海,西北与伊犁将军辖地接,北与内蒙古诸盟旗接。据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甘肃“广二千一百二十里,袤一千四百十里”。1928年划西宁等七县属青海省,宁夏等八县属宁夏省(今宁夏回族自治区)。1941年析皋兰县城区置兰州市,仍为甘肃省省会。


简称甘或陇。在中国西北部、黄河上游,黄土高原、青藏高原、内蒙古高原交会地带,西北部与蒙古国接壤。全省地域狭长,自西北向东南延伸。面积 42.6 万平方千米。人口 2581.4 万,有汉、回、藏、东乡、土、裕固、满、保安、撒拉、蒙古、哈萨克等民族;汉族占 91.7%,各少数民族占 8.3%。东乡、保安、裕固族是甘肃特有民族。辖兰州、嘉峪关、金昌、白银、天水、武威、酒泉、张掖、庆阳、定西、平凉、陇南12地级市和临夏回族、甘南藏族2自治州及17市辖区、4县级市、58县和7自治县。省人民政府驻兰州市。甘肃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。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。新石器时代,他们广泛活动于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泾河、渭河、洮河、湟水流域,过着以农耕为主、兼营狩猎与畜牧的生活。已发现的大地湾遗址下层文化、庙底沟类型文化、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,就是他们在不同时期活动的遗存。春秋为秦及西戎地,秦武公十年(前688年)在今天水、甘谷境内设置中国最早的邽、冀二县。战国秦置陇西郡,治狄道县(今临洮县),约当今陇西、陇中和陇南、甘南北部地区;并置北地郡,治义渠县(今庆城县西南),约当今陇东及宁夏南部地区,余为羌戎地。西汉武帝、昭帝时,开河西地区,置武威、张掖、酒泉、敦煌四郡。元鼎三年(前114年)置天水郡;析北地郡置安定郡。六年又在今陇南市置武都郡。始元六年(前81年)析陇西、天水、张掖三郡置金城郡。东汉永平十七年(74年)改天水郡为汉阳郡;省境全部属凉州,辖陇西(治狄道)、汉阳(治冀县)、武都(治下辨)、安定(治临泾)、北地(治富平)、武威(治姑臧)、张掖(治得)、酒泉(治禄福)、敦煌(治敦煌)等郡及张掖、张掖居延两属国。中平五年(188年)析汉阳郡置南安郡(治䝠道)。兴平元年(194年)以河西四郡置雍州,治姑臧县。建安十八年(213年)废凉州入雍州,雍州移治长安。建安十九年废南安郡。三国时魏文帝于河西复置凉州(治姑臧县),于陇右置秦州(治冀县),今陇南一带属蜀之益州,甘南、陇东一部分为羌胡地。秦州曾废,西晋泰始五年(269年)复置,太康三年(282年)又废,七年复置,移治上邽(今天水市秦城区)。省境分属雍、凉、秦三州地。十六国时期,先后为前秦、后秦、西秦和五凉等政权所有,继为北魏、西魏及北周地,陇南大部曾为仇池国所有,甘南一带为吐谷浑、宕昌羌地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,分属北地、安定、弘化、天水、陇西、金城、武威、张掖、敦煌、枹罕、临洮、宕昌、武都、汉阳等郡。唐初改郡为州,分属陇右道、关内道、剑南道和山南西道。“安史之乱”后,河西及陇右大部为吐蕃所有,唐仅保有秦、宁、泾、庆等州。五代时,分属梁、唐、周及吐蕃。北宋初大部属陕西路,后分属秦凤路及永兴军路;今河西和黄河沿河地区皆属西夏。西夏于其境内分置十二监军司,甘肃为其中之一,治甘州(今张掖市),辖甘、肃(今酒泉市)二州。取二州首字为名。南宋时,除河西地区和今黄河沿河地区属西夏,陇南地区属宋之利州西路外,余属金之临洮路、凤翔路和庆原路。元初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。至元十八年(1281年)于河西地区分置甘肃等处行中书省,驻甘州(今张掖市);以甘州路和肃州路首字命名,是为甘肃设省得名之始。元贞元年(1295年)并宁夏路入甘肃行省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裁并甘肃行省入陕西行省,后改为陕西布政使司;十二年置陕西行都指挥使,治庄浪(今永登县);二十六年徙治甘州(今张掖市),领十二卫、四千户所。清康熙二年(1663年)分陕西为左、右布政使司,右布政使司徙治巩昌(今陇西县);六年改陕西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;七年又改为甘肃布政使司,徙治兰州。乾隆二十九年(1764年)陕甘总督移驻兰州。嘉庆时,甘肃布政使司领兰州、巩昌、平凉、庆阳、宁夏、甘州、凉州、西宁、镇西九府,泾州、秦州、阶州、肃州、安西、迪化六直隶州。光绪十年(1884年)迪化州、镇西厅属之;置新疆省。1912年改府、州为县。1913年置兰山、陇南、陇东、朔方、海东、河西、边关七道。1914年依原辖区域置兰山、宁夏、西宁、泾原、渭川、安肃、甘凉七道。1927年废道直属省。1928年分宁夏、宁朔、灵武、盐池、平罗、中卫、金积、镇戎等县属宁夏省,又分西宁、碾伯、大通、循化、贵德、湟源、巴戎七县属青海省。1941年置兰州市。1949年底全省辖兰州市及庆阳、平凉、定西、临夏、岷县、武都、天水、武威、酒泉、张掖等专区及属县。1950年撤张掖专区,并入酒泉、武威专区;撤岷县专区,分别并入武都、天水、定西、临夏专区。1953年划平凉专区西吉、海原、固原三县成立西海固回族自治区;置甘南藏族自治区。1954年撤宁夏省,以其所属之银川市、吴忠市、额济纳自治区、宁夏省蒙古自治区和河东回族自治区并入甘肃省;同年,改宁夏省蒙古自治区为甘肃蒙古自治区,以贺兰等九县设立银川专区。1955年庆阳专区并入平凉专区,酒泉、武威专区并入张掖专区,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改为固原回族自治州,河东回族自治区改为吴忠回族自治州,甘南藏族自治区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,甘肃蒙古自治区改为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,额济纳自治区改为额济纳自治旗。1956年额济纳自治旗与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划归内蒙古自治区,临夏专区改为临夏回族自治州。1958年置白银市为省辖市,武都专区并入天水专区,将银川市、吴忠市、银川专区、吴忠回族自治州、固原回族自治州以及隆德、泾源二县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。1961年置临洮专区,恢复酒泉、武威、庆阳、武都四专区。1963年撤临洮专区和白银市。1965年置嘉峪关市为省辖市。1969年将内蒙古自治区所属之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划归甘肃省。同年,改定西等八专区为地区。1970年将嘉峪关市划归酒泉地区。1971年恢复嘉峪关市为省辖市。1979年将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复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81年置金昌市为地级市。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,以天水市为地级市,撤天水地区,复置白银市为省辖市,改武都地区为陇南地区。2000年武威地区撤销,改设地级武威市。2001年张掖、酒泉、平凉、庆阳四地区撤销,改设四地级市。2003年定西地区撤销,改设定西市。至2004年,全省行政区划始成今状。甘肃位居中国地势的第一、二级阶梯上,西南高,东北低,以山地和高原为主。构造上主要属北山-阿拉善地台、鄂尔多斯地台、祁连褶皱系和西秦岭褶皱系。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山地阿尔金山和祁连山绵延于河西走廊南侧,海拔多在 4000 米以上。河西走廊北缘一列低矮丘陵山地,属北山-阿拉善高原边缘山地。南北两山之间为走廊平原,多为戈壁、绿洲。秦岭入省境,构成陇南山地,习称西秦岭,海拔 2000~3500 米,以徽成盆地为界分为南、北秦岭。西秦岭与昆仑山东延余脉西倾山、阿尼玛卿山相接部分,形成甘南高原,海拔 3500~4000 米,属青藏高原的东缘。省境中部和东部属黄土高原,陇东部分以塬、梁、峁和沟壑为主,尚存较完整塬面,具典型黄土高原风貌;陇西部分是中国黄土高原的最西部,以梁、峁和丘陵为主。属南温带-中温带湿润-半湿润-半干旱-干旱过渡气候,东南部白龙江流域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年平均气温0~15℃,1月平均气温-12~2℃,7月平均气温12~24℃。年平均降水量50~900毫米。全省有较大河流152条,以乌鞘岭为界,分东部外流水系和西部内流水系。外流区以西秦岭为分水岭,南属长江水系,北属黄河水系。黄河水系包括干流及其支流洮河、大夏河、庄浪河、祖厉河、泾河和渭河等。长江水系包括嘉陵江及其支流西汉水、白龙江等。内流区有石羊河、黑河和疏勒河三水系。水力资源蕴藏量为 1724 万千瓦,居全国第十位。可装机容量 1069 万千瓦,主要分布于黄河干支流和嘉陵江水系,已建刘家峡、盐锅峡、八盘峡和碧口水电站等。黄河干流建成提灌站90处,灌溉面积87万余亩。秦岭山地为北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,白龙江、洮河、大夏河流域为甘肃省主要林区。黄土高原属中温带森林草原带,梁、峁阴坡和石质山地有森林散布,梁、峁阳坡和顶部多灌丛草地,森林多遭破坏。河西内陆区主要属中温带干旱荒漠带,有猪毛菜、麻黄、白刺、柽柳和沙拐枣等,祁连山和龙首山有山地草原和森林,祁连山北坡植被呈垂直分布。有金丝猴、猕猴、羚羊、云豹、梅花鹿、林麝、黑颈鹤、金猫、朱鹮、马麝、雪豹等动物。农业历史悠久,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农为主、农牧结合的经济特点。河西绿洲和黄河干、支流沿岸为灌溉农业区,其余耕地多为山塬旱田。河西与陇东是省内两大商品粮产地,农区主产小麦,次为玉米、马铃薯、糜谷及豆类等。祁连-阿尔金山区及祁连广大荒漠区、甘南草原以牧业为主,饲养牛、羊、马、骆驼等。各农业区养畜业以饲养牛、驴、马、骡、猪、羊为主。所产高山细毛羊、河曲马、山丹马、早胜牛、庆阳驴等均是名优畜种。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。经济作物以油料为主,盛产胡麻、油菜籽、河西甜菜与长绒棉,兰州水烟及白兰瓜、醉瓜、籽瓜、冬果梨等均以质优著称。兰州百合、陇东黄花菜、天水“花牛苹果”、河西发菜以及岷县当归、文县党参、礼县铨水大黄等中药材,均是著名外销产品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80种,有镍、铜、钴、铂、钯、锇、铱、铅、锌、铬、锑、重晶石等,有色金属矿具有一定优势。河西走廊是历史上著名的“丝绸之路”的重要通道,是甘肃省对外和省际贸易的重要渠道。近代工业起步较晚,以1872年与1877年创办的兰州制造局、甘肃织呢总局为开端。1911年后建立小煤矿、油矿及电力、造纸、火柴、卷烟、纺织、食品等地方工业。1949年后,重工业有长足发展,初步形成以冶金、石油化工、电力、机械、电子、食品和建筑为骨干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格局。有全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矿以及长庆油田。电力工业以黄河干流峡谷区水电开发为主;以兰州为中心的陕甘宁青电网,是西北最大电网之一。有兰州炼油化工总厂、兰州化学工业公司、兰州石油机械制造厂、白银有色金属公司、金川有色金属公司、酒泉钢铁公司、兰州钢厂等大型企业。毛织品素享盛誉。甘肃处于西北地区中心部位,兰州是本区铁路干线交会之枢纽站,陇海、兰新、包兰、甘青四大干线在此相接,为通往青、藏、蒙古、新等省区交通要冲。其他铁路还有宝成、甘武线以及通往窑街、阿干镇、靖远煤矿、镜铁山铁矿、玉门油矿和酒泉卫星发射场的支线。除原西兰公路外,干线公路多为1949年后整修和新修。甘新、兰包、华双、兰郎、甘川、宜兰等线,多以兰州为中心。航空运输有兰州(中川)、嘉峪关、敦煌、庆阳四个民航机场。有兰州通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西安、乌鲁木齐等大城市定期航线。省内有兰州通往敦煌、嘉峪关和庆阳的航班。有兰州大学、西北师范大学、西北民族学院、甘肃农业大学、甘肃工业大学、甘肃中医学院等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百余所。甘肃是中国多民族长期交融的地带和丝绸古道要冲,境内文化遗存丰富多彩,名胜古迹众多。敦煌、武威、张掖、天水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散布于黄河及其支流流域达 3000 多处。秦安大地湾遗址闻名世界。秦、汉、明长城及烽燧、关堡遗迹众多。敦煌莫高窟、永靖炳灵寺、天水麦积山等石窟闻名中外。拉卜楞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庙之一。甘肃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,陇东是陕甘宁边区组成部分,省境东南和东部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,革命遗址和纪念地分布比较广泛,重要的有华池南梁苏维埃政府旧址、迭部腊子口天险、宕昌哈达铺、会宁会师楼、环县山城堡战役遗址、安西西路军纪念塔、兰州华林山烈士陵园、高台烈士陵园等。莫高窟为世界文化遗产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卢奴县

    西汉置,为中山国治。治所即今河北定州市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卢奴城内西北隅有水渊而不流,南北百步,东西百余步,水色正黑, 俗名黑水池。或云水黑曰卢,不流曰奴,故此城藉水以取名矣。”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定都

  • 浮龙镇

    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上犹县: 浮龙镇在 “县西百里。有巡司。《志》 云,元至元中置于县西一里浮龙镇,后移于太傅村,即今所也”。

  • 星嘉坡

    即今新加坡。《清史稿·邦交志二·英吉利》: 光绪三年 (1877),“始于英属地星嘉坡设领事”。

  • 诸葛草庐

    又名忠武祠。元建。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卧龙冈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0南阳府: 诸葛草庐 “在府城西南七里卧龙冈上,即孔明所居,旧为祠,以奉之……宣德中有司复新其庐,塑其像,春秋祭祀,前代碑文俱存”。

  • 僰侯国

    春秋战国时国,都僰 (今四川宜宾市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犍为郡僰道: “应劭曰: 故僰侯国也。”

  • 谢女峡

    一名仙女峡。在今广东珠海市南横琴岛。《宋史纪事本末》 卷108: 南宋景炎二年 (1277),“元刘深袭井澳,帝奔谢女峡,复入海,至七里洋,欲往占城不果”。沥鼻峡的古称。

  • 杜尔伯特中前旗

    清乾隆十八年(1753)设,属蒙古科布多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。

  • 五人墓

    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虎丘山麓山塘街。是颜佩韦、杨念如、马杰、沈扬和周文元五义士的合葬墓。明天启时苏州巡抚毛一鹭依仗太监魏忠贤的权势,为非作歹,激起公愤。颜佩韦等五人奋起斗争,直至慷慨就义。苏州百姓拆毁魏

  • 佐邱山

   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武定军民府:佐邱山在“府西北二十五里。中平坦,有泽广五亩,水泉无盈涸,名洗马池,分流东注,一为勒溪洟,一为东波洟”。

  • 黑龙河

    在今山西灵丘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灵丘县: 黑龙河 “ 《志》 云,出县西四十里黑龙谷,南流合于滱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