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岗寨
①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。产沙金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珲春厅:珲春河“左合夹心子、胡卢别、瓦岗寨、大小红旗河”。
②即春秋时卫之瓦邑。在今河南滑县东南瓦岗寨。隋末翟让、李密等领导的农民军起义于此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十二年(616),翟让“遂亡命于瓦岗”。即此。
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瓦岗寨乡。隋末翟让、李密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,以此为根据地,号称“瓦岗军”。
①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。产沙金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珲春厅:珲春河“左合夹心子、胡卢别、瓦岗寨、大小红旗河”。
②即春秋时卫之瓦邑。在今河南滑县东南瓦岗寨。隋末翟让、李密等领导的农民军起义于此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十二年(616),翟让“遂亡命于瓦岗”。即此。
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瓦岗寨乡。隋末翟让、李密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,以此为根据地,号称“瓦岗军”。
①指西汉东郡 (治濮阳县,今河南濮阳市西南)、魏郡 (治邺县,今河北临漳县西南)、平原郡 (治平原县,今山东平原县南) 界内黄河两岸石堤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 “孝文时,河决酸枣,东溃金堤,于是东郡大兴
一名二角山。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十五里。唐刘恂《岭表录异》卷上:“绿珠井, 在白州双角山下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21郁林州:二角山,“《九域志》云:在白州,二峰角立,因名。又名双角山”。
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改崇庆府置,属成都路。治所在晋原县 (今四川崇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、新津等市县地。明洪武初省晋原县入州,属成都府。清不辖县。1913年改为崇庆县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
在今江苏铜山县东,东流至邳州市南,注入京杭运河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一》: 房亭河 “在铜山县东。泄河北诸山泉积涝,分二支: 一通吴家窑荆山河口,一由王家林东西滩,过贺家口入邳县境,归猫儿窝济漕”。
西晋末慕容廆置,在今辽宁西南部一带。《晋书·慕容廆载记》:“豫州人为成周郡”,即此。西晋末慕容廆置,治所未详,当在今辽宁省西南部一带。
①五代梁开平三年(909)吴越改长城县置,属湖州。治所即今浙江长兴县。南宋宝庆元年(1225)属安吉州。元初属湖州路,元贞元年(1295)改为长兴州。明初改长安州,洪武二年(1369)复改长兴县,属湖
在今福建罗源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 “起步溪” 条: “又黄沙溪在县西北,流入九龙溪。”
西汉建元元年 (前140) 改胡县置,属内史(后属京兆尹)。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原阌乡县城。东汉属弘农郡。北魏正光中改为湖城县 (或作胡城县)。古县名。西汉初置胡县,建元元年(前140年)改作湖县,
在今河南省南乐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南乐县:龙窝河在“县东四十里。自山东观城县界,流经县境之荚村,又经县南,入清丰县界。或曰:本大河故渎也。唐开元十四年,魏州河溢,其决口谓之龙窝。自宋以来,县皆为大
①战国燕置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燕亦筑长城, 自造阳至襄平,置上谷、渔阳、右北平、辽西、辽东郡以拒胡。”秦时治所在阳乐县(今辽宁义县西)。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北迁西县、唐山市以东,辽宁医巫闾山、大凌河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