琼山郡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琼州置,治所在琼山县 (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旧州镇)。乾元元年(758) 复改琼州。
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琼州置,治琼山县(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口、定安、屯昌、临高、琼海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琼州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琼州置,治所在琼山县 (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旧州镇)。乾元元年(758) 复改琼州。
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琼州置,治琼山县(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口、定安、屯昌、临高、琼海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琼州。
又称九曲。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北。《水经注·洛水》:“洛水东经九曲南,其地十里,有阪九曲。《穆天子传》所谓‘天子西征,升于九阿’,此是也。”
①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北二十五里。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51:“叆河边门长岭子卡路。”即此。②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南敬信镇防川村。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相近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1:清光绪十二年(18
又名端溪山。即今广东高明市西南,与高要市及新兴县交界之老香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6肇庆府:老香山“在废平兴县西一里。周回五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高明县:老香山在“县(治今明城镇)西北六十里。高七百
明置,即今陕西高陵县西通远镇。
亦作青蛉川。即今云南大姚、姚安两县境龙川江支流苴宁河及其上源青蛉河。《资治通鉴》: 隋开皇十七年 (597),史万岁征南宁夷爨玩,“入自蜻蛉川,至于南中。夷人前后屯据要害,万岁皆击破之”。即“青蛉川”
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灵谷寺东。邓演达(1895—1931),字择生,广东归善(今惠阳)人。早年加入同盟会。坚决捍卫孙中山先生“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”的三大政策,参加过讨伐陈炯明的战役。1925年后任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东七里洪山西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 “唐李北海宅,在修静寺,即李邕所居。《青莲集》 有游修静寺诗。”
①又名温河。在今河北抚宁县东五十里。《水经·濡水注》: 温水 “出肥如城北,西流注于玄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抚宁县: 温河 “源出口外孤石峪,旁有温泉堡,裂头诸山之水汇流于此,分为二支,西曰汤河,
即今安徽繁昌县西北长江边之新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繁昌县:县市镇“在县西四十里,稍北即旧县治也。《志》云:旧县治后山绝顶,上有缥缈台,下临大江,与濡须津相对。宋熙宁中易名曰表里江上台”。
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处州府》:古洞山“在松阳县西南二百里。高千仞, 自西南五岭亘入括松界中,有牧龙渊,道书称为成德隐元之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