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玉溪
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七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87青石县: “珠玉溪地有珠玉村,因名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71蓬溪县: 珠玉溪 “在县西北七十里。昔时溪旁有珠玉村”。
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七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87青石县: “珠玉溪地有珠玉村,因名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71蓬溪县: 珠玉溪 “在县西北七十里。昔时溪旁有珠玉村”。
即金林州。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“全”为“金”之讹。
即今浙江平湖市东北境之上海塘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平湖县:东泖在“县东北三十里,界于松江华亭之陆道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平湖县:“北有东泖,即华亭三泖之上流。”
在今浙江杭州市南。宋钱俨《吴越备史》卷1:唐大顺元年(890),钱镠“筑新夹城,环包家山,洎秦皇山而还”。即此。《淳祐临安志》卷8:包家山“在城南近郊坛冷水峪。旧多桃花,为春日游览之胜”。
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北二十五里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36高密县:九穴泊“泊有九沟,因名”。
明洪武初置,属直隶。治所在六安州(今安徽六安市)。后废。
又作铜乐。西晋太康末年置,属建宁郡。治所在卤昌城(今云南陆良县南三里旧城)。南齐为建宁郡治。隋为南宁州总管府驻地。唐武德元年(618)属南宁州。贞观八年(634)属郎州,开元五年(717)复属南宁州。
永定三关之一。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南三十四里后坪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慈利县:“西北有龙伏关,东南有后平关、黑崇关,谓之永定三关。”
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3叙州:梯云岭“一名可峰山,在宜宾县北七十里,高百余丈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叙州府宜宾县:可峰山“在府西北七十里。峻险难越,一名梯云岭”。
在今甘肃天水市南七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天水郡注:师古曰:“《秦州(地)记》云,郡前湖水,冬夏无增减, 因以名焉。”《水经·渭水注》:天水郡治“五城相接,北城中有湖水,有白龙出是湖,风雨随之。故汉武帝
即孟津。在今河南孟县西南、孟津县东北。《尚书·禹贡》 孔颍达疏引杜预云: “武王渡之,近世以来呼为武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