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庆坨镇
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三十二里王庆坨镇。清设王庆坨营,有副将、千总、把总驻守。
在天津市武清区西南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庆坨,人口2.2万。辽、金时建村,有王庆定居土坨上,得名王庆坨。明永乐时曾设千总衙门。1953年置王庆坨镇,1957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又改乡,1988年复置镇。有造纸、地毯、化工等厂。盛产红小豆、芦苇。是津西北果品生产基地。为天津市“乒乓球之乡”。112国道经此,为杨王公路终点。古迹有文昌阁。
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三十二里王庆坨镇。清设王庆坨营,有副将、千总、把总驻守。
在天津市武清区西南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庆坨,人口2.2万。辽、金时建村,有王庆定居土坨上,得名王庆坨。明永乐时曾设千总衙门。1953年置王庆坨镇,1957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又改乡,1988年复置镇。有造纸、地毯、化工等厂。盛产红小豆、芦苇。是津西北果品生产基地。为天津市“乒乓球之乡”。112国道经此,为杨王公路终点。古迹有文昌阁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江州置,治所在浔阳县 (今江西九江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都昌、德安二县以北地区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江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江州置,治浔阳县(今江西九江市)。辖境相
西汉置,属巨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东南。东汉废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 建武四年(28),“进幸临平”。即此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晋州市东南。属巨鹿郡。东汉省。
①隋唐以前,对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的惯称;另外,与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称为江东相对而言,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江西皆反”即指此。②唐方镇名。广德二年(76
明洪武四年(1371)置,属定辽都司。治所在得利嬴城(今辽宁瓦房店市北得利寺镇)。后徙废。
贵州贵阳市的简称。因明代先后为贵筑司、贵筑乡,清代又为贵筑县而得名。贵州省贵阳市的简称。因明代为贵筑司、清代为贵筑县而得名。
今江苏金武进县西北三十里奔牛镇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常州府武进县: 奔牛镇 “镇西五里又有奔牛台,亦曰金牛台。相传茅山尝出金牛,奔至此,因名。齐高帝与萧顺之尝登焉”。
即今贵州三穗县南良上乡。《清一统志·镇远府》 “宛溪铺” 条下: 又有 “梁上铺” 等,“皆清江通判管理”。
在今辽宁瓦房店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》: 刺榆山 “在复州 (治今复州城镇) 东一百三十里”。
①亦名尼什哈山。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北郊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8:尼什哈山“一名龙潭山。曰尼什哈山者,国语谓小鱼也,山之东北有河出小鱼,山因以名”。海拔388.3米。上有高句丽古城遗址、龙潭、龙凤寺、
①即今江苏海安县西南胡集镇。旧属泰县。清道光 《泰州志》 卷2: 州东有胡家集。②即今山东商河县西北二十里胡集乡。旧属临邑县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1 《舆图志》: 临邑县东北有胡家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