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虚河
即今四川会理县南之会川河(城河)。《清一统志·宁远府一》:王虚河“在会理州城东。源出州北分水岭,南流经玉虚山……又南经白马口,入金沙江。州境之田,资其灌溉”。
即今四川会理县南之会川河(城河)。《清一统志·宁远府一》:王虚河“在会理州城东。源出州北分水岭,南流经玉虚山……又南经白马口,入金沙江。州境之田,资其灌溉”。
隋大业初改琅邪县置,属高密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六十里峿山之北。唐省。古县名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改琅邪县置,治今山东省安丘市西南。属高密郡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废入安丘县。
1914年由豫南道改置,属河南省。治信阳县(今河南信阳市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伏牛山、沙河、洪河、维河以南地区。1927年废。1914年6月由豫南道改名,治信阳县(今河南信阳市)。属河南省。辖信阳、南阳、
明万历六年 (1578) 置,在今广东云浮市西南富林镇。后废。明万历六年(1578年)置,治今广东省云浮市西南富霖。清顺治十二年(1655年)废。
即今福建平潭县东北东庠岛。明郑和下西洋经此。
或作旴水。即今江西临川市之抚河及南城县南之旴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豫章郡南城县: “盱水西北至南昌入湖汉。” 《水经·赣水注》: “旴水出南城县,西北流径南昌县南,西注赣水。”
又名梧桐湖。在今安徽淮北市东北梧桐村附近。《水经·睢水注》: “睢水又左合白沟水,水上承梧桐陂,陂侧有梧桐山。” 会贞按: “梧桐陂在梧桐山侧,则陂盖取山为名。”
即古新甫山。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北四十里,接莱芜市界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: 宫山,“ 《县志》: 相传汉武封禅于此,见仙人迹。建离宫其上,故改名宫山”。亦名小泰山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夷州。治所在今贵州绥阳县北。后属牢州。贞观十六年 (642)废。
元置,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建昌营乡。明废。
明置,在今广西钦州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钦州:天涯驿“在州东。永乐十四年,张辅奏:自天涯驿经猫尾港至涌沦、佛淘,从万宁县抵交阯,多由水道,陆行止二百九十一里,比邱温故路近七驿,宜设水马驿传,以便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