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玉石岩

玉石岩

在今江西龙南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龙南县:玉石岩在“县北五里。有石莹如白玉。山半有洞,广数十丈。宋太宗赐书百二十卷,邑人依岩阁藏之。旁有巨人迹,下有王迹寺。治平间赐额曰普和,此为上岩。岩后层层深入,登高台有大窦通天,亦谓之通天岩,空阔明爽。正德十二年,督臣王守仁平龙川湫(浰)寇,班师作《平南记》,刻于洞壁,此谓下岩。下岩之后有洞六七,视二岩尤胜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水洋

    指今我国黄海中部一带海域。《元史·食货志一》: 至元二十九年 (1292) 开海运新道,“自刘家港开洋……又过万里长滩,放大洋至青水洋,又经黑水洋至成山,过刘岛,至芝罘、沙门二岛,放莱州大洋,抵界河口

  • 和通卡伦

    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5: 布昆河 “经毕陵图淖尔南,和通卡伦北,又五十余里,入于 (额尔齐斯)河”。

  • 阁院寺

    又称阁院禅林。俗称大寺。在今河北涞源县城内西北隅。《清一统志·易州》: 阁院禅林 “在广昌县 (今涞源县) 治北街。俗名大寺。东汉时创建。唐尉迟恭重修。有碑记”。又称阁院禅林寺,俗称大寺。在河北省涞源

  • 驼基岛

    即鼍矶岛。今山东长岛县北砣矶岛。《宋会要辑稿》 第186册兵29载: 北宋政和八年 (1118)五月二日臣僚言: 熙宁中,巡检每季 “下北海驼基岛驻扎”。即此。

  • 河洑山

    亦名武山。又名平山、太和山。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三十里。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23引明杨嗣昌 《河洑山记》: “河洑山者,山下出泉,伏流而入于河,故相传谓河洑山也。”

  • 喀浪圭

    亦作哈朗归。即今新疆乌恰县东南喀浪勾律克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1: “得尔必楚克河东南流径哈朗归卡伦南,地产文石,黑石白章。卡伦西有小水,南流入之。”

  • 董泽

    又作董池陂、董泽陂。春秋晋地。相传古豢龙氏董父居此,故名。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 厨子曰,“非子之求,而蒲之爰,董泽之蒲,可胜既乎”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闻喜县:“有董池陂,古董泽

  • 傍弥潜城

    唐南诏置,属剑川节度。在今云南剑川县西南七十二里弥沙。白语 “傍弥潜” 意即弥沙井。宋大理废。

  • 馆头江

   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乐清县: 馆头江在 “县西南六十里,与瓯江接,经盘石卫,至县东五里白沙岭,又南入于海”。

  • 闻家堰镇

    1930年置,属萧山县。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南二十里闻堰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