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城山
在今甘肃通渭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巩昌府通渭县: 照城山 “在县城北。渭水土城西南二里有发云山,其高俯瞰城中”。
在今甘肃通渭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巩昌府通渭县: 照城山 “在县城北。渭水土城西南二里有发云山,其高俯瞰城中”。
①西晋置,属西平郡。治所即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南长宁乡。《十六国春秋》:西晋永嘉五年(311),张寔讨曹祛于西平,“别遣从事田迥、王丰率骑八百, 自姑臧西南,出石驴,据长宁”。即此。北魏废。②东
在今浙江象山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象山县: 锯门洞 “在县东南三十里。置戍于此,曰锯门隘。其外为锯门洋,亦为海中要地”。
在今山东滕州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邹县:“光武洞在县南六十里。地名瓦曲村,相传光武曾避兵于此。”
又名铜雀台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三台村。东汉建安十五年 (210) 曹操筑。唐岑参《登古邺城》 诗: “城隅南对望陵台,漳水东流不复回。”
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七十里。《山海经·北次二经》:“少阳之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赤银,酸水出焉。”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古交市西。《山海经》:“少阳之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赤银。酸水出焉。”即此。
在今广东惠州市城东北隅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9惠州:东新桥“在郡之东江溪。绍圣三年,道士邓守安治作浮桥,东坡名之曰东新桥。有诗:‘不云二子劳,叹我捎腰犀’。盖二士造桥,予尝助施犀带”。
①西魏改宁州置,治所在建宁郡 (今云南陆良县南三里旧城),辖境约当今云南、贵州二省。保定二年 (562) 析置恭州,今滇东北不再属南宁州。隋末废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置,治所在味县 (今云南曲靖
明初置,在今江西贵溪县城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贵溪县:芗溪驿“在县治东南,治西又有芗溪递运所”。后废。
在今云南姚安县北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楚雄府》:龙马山“在姚州北四十里。叠嶂悬崖,壁立千仞。旧传雨霁时,有神马出没”。
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景东府: 笕泉 “在府北卫城内。洪武中,建卫城,中无井泉,指挥袁贤以竹笕引蒙乐山泉入城,凿池潴之,上覆以亭,取汲于此,因曰笕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