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焉支山

焉支山

亦名燕支山、删丹山。即今甘肃山丹县南大黄山。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 元狩二年 (前121),“去病将万骑出陇西,……过焉支山千有余里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51引 《西河旧事》 云: “焉支山东西百余里,南北二十里,亦有松柏五木,其水草茂美,宜畜牧,与祁连同。匈奴失祁连、焉支二山,乃歌曰: 亡我祁连山,使我六畜不繁息。失我焉支山,使我妇女无颜色。”


古称“丹山”。即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南的胭脂山。绵延祁连山和龙首山间。西汉元狩二年(前121年),霍去病击匈奴,“过焉支山千有余里”(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)。水草茂美,宜畜牧。相传匈奴失此,歌曰:“失我焉支山,使我妇女无颜色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引《西河旧事》)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牛头镇

    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。《明史·朱燮元传》:万历年间,“石砫女土司秦良玉卒败贼(奢崇明)牛头镇,复新都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新都县:弥牟镇,“牛头即弥牟镇,音讹也”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寿光市境西部。属

  • 鸣水县

    隋开皇八年 (588) 改厨北县置,属兴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徐家坪乡明水坝村。大业初属顺政郡。唐属兴州,永隆元年 (680) 移治乐素河北。长庆元年 (821) 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八年(588年

  • 平洋山

   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永丰县:平洋山“在县东南六十里。旧有坑曰平洋坑,出银矿。其地去仙霞十五里而近浙、闽,诸盗常窥伺焉”。明时设兵戍守。古山名。在今江西省广丰县东。旧有平洋坑,地

  • 长春堡

    ①又名新立屯。即今吉林长春市南四十里永春镇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2:清嘉庆五年(1800)“于长春堡设理事通判,名长春厅”。即此。②在今贵州黎平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黎平府》:长春堡“在永从县(今永从乡)

  • 三众

    公元3世纪前期流行于东南亚一带的一种地理分区概念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 《索隐》及《正义》引三国康泰《外国传》:“外国称天下有三众,中国为人众,秦为宝众,月氏为马众也。”

  • 眉邓州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今云南剑川县西六十四里马登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剑川县西部地。吐蕃废。

  • 睡虎地古墓群

    在今湖北云梦县城西郊汉丹铁路两侧。1975—1978年陆续发掘战国末年至西汉初期小型土坑木椁墓四十七座。7号墓为秦昭王五十一年(前256) 墓葬,11号墓为秦始皇三十年 (前217)墓葬。出土秦代法律

  • 堋口镇

    北宋熙宁四年 (1071) 废堋口县置,属九陇县。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关口。

  • 同起县

    北周置,属南宁州。治所在今云南嵩明县南二十六里杨林镇。唐贞观八年(634)属郎州,开元五年(717)复属南宁州。后升为威州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云南省嵩明县南。属戎州。天宝末废。

  • 北舞渡镇

    即北舞镇。今河南舞阳县东北四十六里北舞渡镇。北魏为北舞阳县治。隋、唐为北舞县治。在河南省舞阳县北部、沙河南岸。面积43.2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北舞渡,人口 6630。汉、魏为定陵县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