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烂柯山

烂柯山

①一名石宝山。又名石桥山。在今浙江衢州市南二十里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 “ 《东阳记》云: 信安县有悬室坂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,伐木至石室中,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……俄顷,童子曰其归,承声而去,斧柯漼然烂尽。” 故名烂柯山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7: “烂柯山一名石室,又名石桥山。”

②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河南府》: 烂柯山 “群峰秀错,中有王乔洞,下有三石泉,西流入涧。《县志》 传语樵子王乔遇仙处”。

③一名斧柯山。即今广东高要市东北栏柯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59端州高要县: 烂柯山 “在县东三十六里,一名斧柯山,在硖石南。《郡国志》:昔有道士王质负斧入山采桐为琴,遇赤松子安期先生棋而斧柯烂处”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 烂柯山,“ 《旧志》: 在县东南四十六里。高一百余丈。周五十里。其西麓与高峡山相对。中有砚坑,即唐宋采砚处”。

④在今陕西洛川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洛川县: 烂柯山在 “县东北七十里。山有黄梁水出焉,西南流入洛”。


又称石室山、石桥山。在浙江省衢州市区南10千米。传晋人王质入山伐薪,见二童对弈,棋局未终,斧柯(柄)已烂,故名。海拔164米,周约8千米。顶有巨石绵亘,下有清泉浅流。有霞洞空青、石梁惊虹、洞天一线等胜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马泉

    在今广西崇左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太平府:龙马泉“在府治南。其水清碧,南入丽江。相传有神龙化马于此,因名”。

  • 珠三角

    指以珠江三角洲为基础,延伸扩大的经济协作区。根据不同的范围和性质,可分为“小珠三角”、“大珠三角”、“泛珠三角”。“小珠三角”由广州、深圳、佛山、珠海、东莞、江门、中山、惠州8市组成。面积4.5万平方

  • 哈哈里克

    即今新疆叶城县。清光绪九年 (1883)叶城县徙治于此。“哈哈里克”,维吾尔语意为 “有乌鸦之地”。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 卷 3: 哈尔噶里克 “回语,地多林木,群鸦巢焉,即所有以名其地”。即今新疆维

  • 元大都皇城

    元大都在金中都的东北。皇城居全城南部的中央地区,南墙在今北京东、西华门大街以南,东墙在今南、北河沿西侧,西墙在今西皇城根,北墙在今地安门南。其布局是以太液池(今南海、中海、北海)为中心,东岸建有以大明

  • 固江镇

   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北固江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二》: 固江镇巡司 “在庐陵县西南。明初置敖城巡司,本朝乾隆三十年移驻于此”。在江西省吉安县中部、泸水河畔。面积111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固

  • 南召县

    明成化十二年 (1476) 析南阳县北部置,属南阳府。治所在南召堡 (今河南南召县东五十六里云阳镇)。清顺治十七年 (1660) 废。雍正十二年 (1734) 复置。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。1927年直属

  • 竹山县

    西魏改安城县置,为罗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北竹山县。《元和志》卷21竹山县:“因黄竹岭以为名。”隋属房陵郡。唐属房州。南宋末移治今县南。元初还旧治。明洪武十年(1377)废。十三年(1380)复置,属襄阳府

  • 临汾市

    1948年5月当地解放后由临汾县析置,治所即今山西临汾市。1949年撤销,并入临汾县。1971年复设临汾市。在山西省西南部、黄河东岸。面积2.05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1304平方千米)。人口411.4万

  • 长利郡

    北魏景明元年(500)置,属洛州。治所在南商县(今陕西商南县西皂角铺)。后改为慎政郡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讹为“苌和郡”。

  • 晋熙郡

    ①东晋隆安二年 (398) 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晋熙县 (今四川绵竹县)。南朝宋属益州。南齐永元初废。梁复置,属潼州。北周移治阳泉县 (今四川德阳市西北孝泉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绵竹县及德阳市西部地。隋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