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灵台县

灵台县

①隋大业初分鹑觚县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南五十里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陕西卷下:“取文王伐密作灵台之义。今县有灵台。”二年(606)废。义宁二年(618)复置。唐初属泾州,贞观元年(627)省入麟游县。

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鹑觚县置,属泾州。治所即今甘肃灵台县。唐末李茂贞于此置灵台军,五代周废军,县属泾州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)并入泾川县。十一年(1274)复置,仍属泾州。民国初属甘肃泾原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


在甘肃省东部、泾河支流达溪河流域,东、南与陕西省接壤。属平凉市。面积 2038 平方千米。人口22.6万。辖3镇、1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中台镇。西汉置鹑觚县,治今县东北,属安定郡。西魏大统中徙鹑觚县治今中台镇,属赵平郡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析鹑觚县置灵台县,以周文王伐密须,筑灵台取名,寻废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泾州灵台县:“取文王伐密作灵台之义。”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鹑觚县为灵台县,属泾州。明属平凉府。清属泾州。1913年后先后属陇东道、泾原道,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49年属平凉专区。1958年撤灵台县,并入泾川县。1961年复置灵台县。1969年属平凉地区,2002年属平凉市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南部。泾河支流黑河斜贯县境西北,达溪河横贯中部。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有小麦、玉米、烤烟、胡麻、油菜籽等。工业以农机制造、地毯、制药、建材、食品加工为主。灵凤、灵千、灵平、灵长等公路经县境。古迹有姚李、蒋家嘴、齐家岭的仰韶、齐家及周代文化遗址,晋皇甫谧墓、唐牛僧孺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韦洞营

    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昭平县:韦洞营“万历七年, 筑城置戍”。

  • 韦州堡

    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镇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二》:韦州堡“在灵州东南二百二十里,即故韦州。明宏治十年置千户所,筑城周二里。今设把总”。

  • 蒜岭站

    元置,在今福建福清市西南蒜岭。

  • 新河庄渡

   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水阳江西岸新河镇。清嘉庆 《宣国府志》 卷12宣城县: 新河庄镇 “距城五十里”。

  • 东陈镇

    即今江苏如皋市东东陈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如皋县东有“东陈”。(1)在江苏省如皋市东北部、通扬运河畔。面积64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陈,人口 4500。六朝时已有东陈村记载,宋设东陈

  • 岩门

    在今浙江海宁市西南岩门山。南宋设盐场于此。

  • 继贤桥

   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崇安县: 继贤桥 “在县城南。宋建,跨崇溪上。本名昼锦桥,又名忠精桥,亦曰青云桥。后圯,屡经改置”。

  • 凭 (憑) 祥州

    明成化十八年 (1482) 改凭祥县置,属广西布政司。治所即今广西凭祥市。明郭子章《郡名释名》 广西卷: 凭祥州 “旧凭祥洞、凭祥镇,从洞镇名也”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凭祥市地。清属太平府,宣统二年 (19

  • 深袅山

    在今浙江浦江县西五十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 婺州浦江县 “有深袅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金华府浦江县: 深袅山 “重峦复嶂,峭拔千仞,溪流清澈,即浦阳江之源也”。

  • 苍海郡

    一作沧海郡。西汉元朔元年(前128)置。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境内。元朔三年(前126)废。西汉元朔元年(前128年)置,治今朝鲜江原道境内,确址无考。元朔三年春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