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灵台

灵台

①西周文王修筑,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,接户县界。《诗经·大雅·灵台》:“经始灵台,经之营之。庶民攻之,不日成之。”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秦获晋侯以归,“乃舍诸灵台”。即此。《三辅黄图》卷5:“周灵台,高二丈,周回百二十步。”

②西汉太初四年(前101)筑,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阿房宫南。《三辅黄图》卷5:“汉灵台,在长安西北八里。汉始曰清台,本为侯者观阴阳天文之变,更名曰灵台。郭延生《述征记》曰:‘长安宫南有灵台,高十五仞,上有浑仪,张衡所制。’”

③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故雷泽县西南四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济阴郡成阳:“有尧冢、灵台。”《水经·瓠子河注》:“今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,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,于城为西南,称曰灵台。”《水经注疏》:“守敬按:据后汉《尧母碑》文云,尧母庆都,感赤龙而生尧,遂以侯伯,恢践帝宫。庆都仙殁,盖葬于兹,欲人莫知,名曰灵台。则灵台,尧母冢也。”

④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中元元年(56),“是岁, 初起明堂、灵台、辟雍,及北郊兆域”。李贤注引《汉宫阁疏》:“灵台高三丈,十二门。天子曰灵台,诸侯曰观台。”


(1)古迹名。(1)西周文王建,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沣河附近。《诗经·大雅》:“经始灵台,经之营之。”(2)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南。西汉永始四年(前13年)筑,本名清台,后改灵台。(3)东汉中元元年(56年)建,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古洛阳城南。(2)村名。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部、滆湖东岸。属寨桥镇。人口 2000。相传晋郭璞尝在此钓鱼,每日一钓,必得大鱼。晋帝称之为“灵台”。俗称“灵台十八村”。有公路通周围乡镇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通卡伦

    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5: 布昆河 “经毕陵图淖尔南,和通卡伦北,又五十余里,入于 (额尔齐斯)河”。

  • 塔拉斯

    即怛罗斯。在今哈萨克斯坦江尔布。因河得名。《清一统志·伊犁》: 怛逻斯城 “在塔拉斯河上游四百里。……则怛逻斯即塔拉斯,音以相近而变之”。初为厄鲁特牧地,清平定准噶尔后立有满文石碣,记载平准过程。属伊

  • 东海滘站

    元置,在今广东陆丰县东。明改为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海丰县“南丰驿”条:“县东八十里又有东海滘驿。”

  • 马之遴社

    即今台湾省彰化县西南鹿港镇。为高山族平埔人马之遴社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1:马之遴社“离府治四百里”。清为马芝堡,又名鹿港半堡。日本占领期间设鹿港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鹿港镇。

  • 杨家河集

    即今湖北孝昌县西南杨家河乡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73《兵事》:清同治二年(1863)九月,捻军“走孝感,焚杨家河”。

  • 西流县

    西魏改汉兴县置,为马蹬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坝镇。北周为周安郡治。隋大业初属通川郡。唐武德初属开州, 贞观元年(627)废。古县名。西魏以汉兴县改名,治今四川省宣汉县东北。属周安郡。隋属开州。唐

  • 庾岭

    ①一名长林岭。在今江西东乡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抚州府东乡县: 庾岭在 “县南三里。一名长林岭。俯临通衢。又南数里曰金峰,亦高耸。《志》 云,县治在庾岭北,大夫冈之左,三港之口是也”。②即大庾岭。

  • 龙冈山

    ①在今河北任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5任县:龙冈山,“《志》云:其山冈脊横亘,东西长二十里。盖西山之脉,蜿蜒于郡北,与石井、鹿城诸冈,互相接续”。②在今陕西南郑县西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南郑县有龙冈山。

  • 香山司

    在今广东中山市西北小榄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沃野镇

    北魏北境六镇之一。治所初在汉沃野县故城(今内蒙古磴口县东北河拐子古城,一说在今五原县东北乌加河北)。太和十年(486)迁治汉朔方县故城(今内蒙古杭锦旗北黄河南什拉召附近)。正始后又迁黄河北,今内蒙古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