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灵丘道

灵丘道

古道路名。北魏筑,以道出灵丘县,故名。北起今山西大同市,南越恒山,灵丘县以下沿唐河谷道出太行山,南抵河北定州市,为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天兴元年(398),“发卒万人治直道, 自望都铁关凿恒岭至代(指平城,今山西大同市东北)五百余里”。太和六年(482),又“发州郡五万人治灵丘道”。即此。唐称为飞狐道。


山西高原北部与河北平原间交通要道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:北魏太和六年(482年),“发州郡五万人,治灵丘道”。即此。因道出灵丘县(今属山西),故名。北起平城县,南越恒山,东南由灵丘县以下,循今唐河谷道出太行山南抵中山郡(治今河北定州市)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斜罗斯川

    即邪罗斯川。今新疆北境之额尔齐斯河。

  • 乌思藏十三宗

    明代西藏地方建置。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,伯木古鲁(即帕主)为万户之一,元末势力最强,兼并邻部,至正十三年(1353)受封为大司徒,入明后又击降萨迦,控制乌思藏大部地区,明洪武八年(1375)封万户,永乐

  • 永济桥

    ①隋建,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十七里。《元和志》卷5寿安县:“永济桥,炀帝大业三年置,架洛水。隋乱,毁废。贞观八年修造舟为梁,长四十丈三尺,广二丈六尺。”②在今河北涿州市北郭外。初名拒马河桥,明万历初建。长

  • 阿勒楚喀河

    金称按出虎水、阿触胡水、阿术火水。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阿什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阿勒楚喀河“在(吉林)城东北九百里。源出扎松阿山,西北流经阿勒楚喀城东二里,至城西北七十里,入混同江”。民国魏声龢《

  • 根宁县

    西晋置,属武平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、北太两省境。南齐后废。

  • 大章镇

    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四十里伊河北岸大章乡。清乾隆《嵩县志》卷12:“地为西南山孔道,市廛较盛。”

  • 逡道县

    即东晋侨置逡遒县。治所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北六十里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: “逡道令,汉作逡遒,晋作逡道,后分芜湖为境。”

  • 汝坟县

    北齐改昆阳县置,为汉广郡治,治所在今河南叶县东北十五里。北周为德广郡治。隋属颍川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)废。古县名。北齐改昆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叶县东北。为汉广郡治。不久废。隋复置,属颍川郡。唐贞观元年

  • 雷川县

    南朝梁、陈间置,属南合州。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西。隋大业初废入海康县。

  • 阿尔泰地方

    又称阿尔泰区域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设阿尔泰办事大臣,1914年8月改阿尔泰办事长官,辖区相当于今新疆阿尔泰地区及蒙古国巴彦乌盖省部分地区。1919年6月划归新疆省。同年撤销办事长官,改为阿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