溵州
唐建中二年 (758) 置,治所在郾城县 (今河南郾城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漯河市及郾城、临颍、商水等县地。贞元二年 (786) 废。元和十二年(817) 复置,长庆元年 (821) 废。
唐建中二年(781年)置,治郾城县(今属河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漯河市和郾城、临颍县及商水县西部地区。属河南道。贞元二年(786年)废。元和十二年(817年)复置。辖境北部、东部减缩,南部扩大。长庆元年(821年)废。
唐建中二年 (758) 置,治所在郾城县 (今河南郾城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漯河市及郾城、临颍、商水等县地。贞元二年 (786) 废。元和十二年(817) 复置,长庆元年 (821) 废。
唐建中二年(781年)置,治郾城县(今属河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漯河市和郾城、临颍县及商水县西部地区。属河南道。贞元二年(786年)废。元和十二年(817年)复置。辖境北部、东部减缩,南部扩大。长庆元年(821年)废。
唐置,属陇右节度使。在今青海贵德县西。仪凤二年 (677) 置为积石军。
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南真武乡。清光绪 《江津县志》 卷2: 真武场 “距城六十里”。
在今广东高要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高要县:白泥营“在府西百三十里,宏(弘)治六年设”。
即今江西进贤县西南李渡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2:临川县西北有李家渡。
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。在今河北省西北部。上游桑干河源出自山西省北部管涔山,东北流至河北怀来县境称永定河,东南流经北京市西部,至天津市入海河。即古㶟水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二》:永定河“以河流
即今江西奉新县东北之南河。《陈书·周文育传》:陈初,周文育击欧阳頠等, 屯豫章,“孝顷有舴艋三百艘、百余在上牢, 文育遣军主焦僧度、羊柬潜军袭之,悉取而归”,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
唐载初二年 (690) 置,属羁縻顺州。治所在今贵州习水县西南。后废。
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四十四里尚庄村东侧。1975年秋至1976年春发掘,出土文物有骨针、蚌器、石器、陶器等四千五百余件。其中灰陶鬶、红陶鼎、彩陶壶为珍贵的典型文物,分属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。
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十里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司马侯对曰,四岳、三涂……九州之险也。”杜注:“在河南陆浑县南。”《史记·周本纪》:武王曰,“我南望三涂”。《水经·伊水注》:“伊水历崖口,山峡也,翼崖深高
即今河北迁西县西北二十五里三屯营镇。《清一统志·永平府二》:三屯营巡司,“(明)天顺间筑城于忠义中卫三百户屯,因名三屯营。本朝设副将驻守,兼置巡司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