溧水州
元元贞初升溧水县置,属集庆路。治所在今江苏溧水县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为溧水县。
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溧水县置,治今江苏省溧水县。属建康路(后改为集庆路)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降为县。
元元贞初升溧水县置,属集庆路。治所在今江苏溧水县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为溧水县。
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溧水县置,治今江苏省溧水县。属建康路(后改为集庆路)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降为县。
在今四川小金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懋功屯务厅》:巴郎山“在懋功屯务厅东二百一十五里。其山袤延三百余里,与茂州瓦寺土司接界”。民国《懋功县志》: 巴郎山“一名斑斓山。古称冉,
北宋置,属安化县。即今甘肃庆阳县西一百里景山里。在吉林省靖宇县西北部。面积303平方千米。人口9680。镇人民政府驻景山,人口4590。东有五斤顶子山,山有五景,故名景山。1962年从那尔轰公社析置景
在今甘肃礼县南九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湖南会同县东北若水镇。《清一统志·靖州》: 若水镇 “在会同县东八十里。宋置寨,明置巡司。本朝康熙二十六年移驻洪江”。在湖南省会同县东北部。面积128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若水,人口
明万历二十九年 (1601) 置,属四川遵义府。治所在今贵州桐梓县北六十里新站镇。旋移今桐梓县。清雍正六年 (1728) 随遵义府改属贵州。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在贵州省北部,北邻
即今江苏涟水县东北七十二里甸湖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唐置,在今北京市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幽州:“城内有经略军,又有纳降军,本纳降守捉城,故丁零川也。”
即嵛山。今福建福鼎县东南大嵛山。
①一作隋州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并州置,治所在随县 (今湖北随州市)。隋大业三年(607) 改为汉东郡。唐武德三年 (620) 复改为随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汉东郡。乾元元年 (758
旧名杜家水口镇。即今山东济阳县西北三十里垛石镇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1 《舆图志》:济阳县西北有垛石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