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阳县
①北周武帝初置,为南都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武陵镇。建德四年 (575) 改为武宁县。
②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伦镇。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34:“在源河之阳,故名。” 贞观元年 (627) 省入禹城县。
古县名。(1)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山东省禹城市西南。因县在源阳河侧,故名。属齐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省入禹城县。(2)北周置,治今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。属南都郡。建德四年(575年)改武宁县。
①北周武帝初置,为南都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武陵镇。建德四年 (575) 改为武宁县。
②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伦镇。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34:“在源河之阳,故名。” 贞观元年 (627) 省入禹城县。
古县名。(1)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山东省禹城市西南。因县在源阳河侧,故名。属齐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省入禹城县。(2)北周置,治今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。属南都郡。建德四年(575年)改武宁县。
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,为广西之别称。因位于古百越 (粤) 地西部而名。(1)地区名。指今广东省西部漠阳江、鉴江流域及雷州半岛地区。包括今阳江、茂名、湛江三市所辖。(2)广西别称。因古为百粤地而得名。
一作卓摩。即今西藏亚东县。清陶思曾 《藏輶随记》 称: “卓木分上、下二部,上卓木自春丕起,北至帕克哩番民二百六十户界止; 下卓木自春丕起,南至咱利山止,番民一百八十户。” 佘素著 《清季英国侵略西藏
①原属山东垦利县。胶济铁路有支线通此。附近盛产石油。1982年设东营市。②在今广东新兴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新兴县:东营在“县东三里。又县西二里有西营,俱嘉靖二十五年置”。集镇名。(1)在山
元置,在今广东廉江市北五十里。明成化七年(1471)改建三合堡。
即今湖北枣阳市南六十八里平林镇。清有主薄驻此。民国初设县佐。
亦名西施山。在今浙江绍兴市东五云门外。《越绝书》卷8:“今北坛利里丘土城,句践所习教美女西施、郑旦宫台也。”
明洪武中置,属鳌山卫。治所即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一百里雄崖所。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裁。明洪武中置,治今山东省即墨市东北雄崖所。属鳌山卫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省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离狐县置,属曹州。治所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北四十五里李庄集。北宋属兴仁府。金时为黄河淹废。(1)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离狐县置,治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北李庄集。属济阴郡。唐
南朝梁、陈间置,属绥建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为齐州治。贞观二年 (628) 属绥州,八年 (634) 改属贞州,十三年 (639) 属广州。至德二年 (757) 改为
①唐吐蕃军镇城。在今四川康定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77雅州严道县: “和川路在县界,西去吐蕃大渡河五日程,西郭至吐蕃松城四日程。”②即今福建霞浦县驻地松城镇。唐长安二年(702) 始于此为长溪县治,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