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湨水

湨水

或称溴水。即今河南济源市、孟县、武陟县境之黄河支流漭河。《春秋》: 襄公十六年 (前558),公会晋侯等 “于湨梁”。杜注: “湨水出河内轵县东南,至温入河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西晋永宁元年 (301),司马颖帅诸军击孙会,“大战于湨水,会等大败,弃军南走。颖乘胜长驱济河”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“湨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勋掌谷,俗谓之为白涧水,南径原城西。湨水又东南径阳城东,与南源合。……又南注入河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怀庆府一》: 湨水 “在济源县西南,东流经孟县北,又东南入河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俊堡

    ①明置,属固原州。即今宁夏海原县东南李俊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8固原州:李俊堡“在州西北百七十里。其地亦曰李俊沟,亦曰酸枣沟。天顺中,官军讨满四时,分道进兵处也”。②明置,属宁夏左屯卫。即今宁夏永宁县西

  • 渠丘亭

    在今山东安丘市南。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北海国安丘县: “有渠丘亭。”在今山东省安丘市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“安丘有渠丘亭。”

  • 智慧山

    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义宁县: 智慧山 “万山中突出,蜿蜒秀丽,下有水曰智慧江,流入义江”。

  • 骨利幹部

    隋、唐铁勒十五部之一。在今俄罗斯色楞格河下游以北,贝加尔湖东西地带。《新唐书· 回鹘传·骨利幹》: 骨利幹 “处瀚海北……其地北距,去京师最远,又北度海则昼长夜短,凡入烹羊胛,熟,东方已明”。唐贞观二

  • 夏牟山

    在今甘肃康乐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0临洮府狄道县: 夏牟山 “在府西三十里。《志》 云: 山下牟麦特盛,因名”。

  • 乌槎

   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高陂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大埔县:“西南有乌槎巡检司,后迁高陂。”

  • 宜路山

    在今广东新兴县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新兴县: 宜路山 “高七十余仞,周四十余里。平冈坡陀,路经其上。其相近有小温峰,高三百余仞,周三十余里,峥嵘接天,下有小温村”。

  • 绥远关

    北宋崇宁二年 (1103) 于洒金平置,属湟州。在今青海乐都县西二十里大峡附近。后废。北宋崇宁二年(1103年)筑于洒金平,在今青海省乐都县西。后废。

  • 剌撒国

    当在今也门亚丁附近。明费信 《星槎胜览》 卷4: 剌撒国 “自古里国顺风二十昼夜可至。其国傍海而居,垒石为城。…其酋长感慕圣恩,遣使捧金叶表文,奉贡万物”。《明史· 外国传七》: 剌撒 “永乐十四年遣

  • 射洪县

    北周改射江县置,属昌城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金华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射洪县: “县有梓潼水,与涪江合流,急如箭,奔射涪江口,蜀人谓水口曰洪。因名射洪。” 隋属新城郡。唐武德初属梓州。天宝初属梓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