湟河郡
亦作河湟郡。十六国前凉置,治所在黄河城(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黄河北岸)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又东北径黄河城南,西北去西平二百一十七里。” 会贞按: “湟、黄二字通用,或以此黄河为湟河之讹。” 北魏属鄯州。北周以后废。
十六国前凉置,治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西。辖境相当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一带。属凉州。北魏、西魏、北周属鄯州。后废。
亦作河湟郡。十六国前凉置,治所在黄河城(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黄河北岸)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又东北径黄河城南,西北去西平二百一十七里。” 会贞按: “湟、黄二字通用,或以此黄河为湟河之讹。” 北魏属鄯州。北周以后废。
十六国前凉置,治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西。辖境相当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一带。属凉州。北魏、西魏、北周属鄯州。后废。
即火寻国。唐西域国名。都城在急多飓遮城(今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下游一带)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火寻“或曰货利习弥,曰过利,居乌浒水之阳”。
在今内蒙古奈曼旗东南。清光绪二十九年 (1903) 曾于此置阜新县。
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茅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建康府:小茅峰“在中茅峰背。新室地皇三年及汉建武七年遣使赍金献于三君,并埋此”。明弘治《句容县志》卷4:“小茅峰在中茅峰之北,即三茅君所居。”
即今广西博白县西北浪平乡双凤村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博白县图:西北有双凤墟。
清改明十三山驿置,即今辽宁凌海市东北石山镇。清杨宾《柳边纪略》卷2:“大凌河三十里至十三站,四十里至闾阳驿。”后金天聪二年(1628)毁十三站以东墩台,即此。在今辽宁省凌海市东北石山镇。后金天聪二年(
明置,属楚雄府定边县。在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城内。
在今安徽宣州市北郊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15宁国府: 谢公亭 “在宣城县北二里。《旧经》 云,谢元晖送范云零陵内史之地。李白诗: 池花春映日,窗竹夜鸣秋,谢公离别处,风景亦生愁”。
1935年伪满置,属热河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敖汉旗驻地新惠镇。1940年撤销,并入敖汉旗。1945年复置,1948年又废。旧县名。1937年由敖汉左、右、南三旗部分地析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驻地新惠
即今湖南汨罗市北三十里桃林寺镇。旧属湘阴县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湘阴县图: 县东北有桃林。
即武当山。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均州:武当山“明永乐中赐名大岳太和山。建太和、南岩、紫霄、五龙、玉虚等宫观。又于天柱峰顶建真武神殿,备极宏丽。嘉靖中又赐名元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