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桂运河
即灵渠。在今广西兴安县湘江与漓江之间。民国 《广西省》 第四编兴安县: 湘桂运河 “古称灵渠,又名漓水。俗以其三十六陡,又名陡河。东起兴安县东南四里之分水塘,西南至文家村入大溶江,长约六十里。肇凿于秦监史禄,继疏于汉将马援,以利灌运,湘桂二省水路交通亦于是乎赖焉。历代疏修,共达二十余次,东则遮湘水之故道而改趋花桥以至大西门,后入于湘。西南凿渠五十余里,以通大溶江”。
即“灵渠”。
即灵渠。在今广西兴安县湘江与漓江之间。民国 《广西省》 第四编兴安县: 湘桂运河 “古称灵渠,又名漓水。俗以其三十六陡,又名陡河。东起兴安县东南四里之分水塘,西南至文家村入大溶江,长约六十里。肇凿于秦监史禄,继疏于汉将马援,以利灌运,湘桂二省水路交通亦于是乎赖焉。历代疏修,共达二十余次,东则遮湘水之故道而改趋花桥以至大西门,后入于湘。西南凿渠五十余里,以通大溶江”。
即“灵渠”。
即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四十二里平景乡。明万历《保定府志》卷2新城县图:东北有平景村。
①即今辽宁康平县北太平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康平县:“旧设铺司三:东南吴家店入开原,东小塔子入(昌图)府,北太平街接科尔沁。”②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二十里,为太平乡驻地。洪宪元年(1916) 《最新大中
明永乐十年 (1412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阿姆贡河口处。后废。明永乐十年(1412年)置,治今俄罗斯阿姆贡河口北岸莽阿臣噶山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①唐开元四年(716)置,属幽州都督,为契丹松漠弹汗州部落。治怀柔县(今北京市顺义县)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归化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归顺州。辽废。②唐宝应元年(762)置,为党项部落州,属秦州
南朝梁大通年间建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内鸡鸣寺及迤西北极阁一带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中大通元年(529),“舆驾幸同泰寺,设四部无遮大会,因舍身”。梁武帝萧衍曾三次舍身同泰寺。南朝梁大通元年(527年)建
春秋时鲁附庸小国。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三十余里。《春秋》:成公六年(前585),“取”,即此。《公羊传》:“者何?邾娄之邑也。”春秋国名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江夏县 “黄鹄山” 条下: “城南五里有梅亭山。太祖征楚尝驻跸其上。”
自安徽大通(今淮南市南)向西至八公山。长22公里。为淮南铁路支线。日伪于1944年修筑。
北宋属尤溪县,在今福建大田县东北。在今福建省大田县东北。北宋属尤溪县。
一名槐水。在今河北赞皇、元氏、高邑、赵县、宁晋县境。上源曰槐河,下游曰沙河。下游历代屡有变化,唐代流径赵县南东入洨河,五代又改径高邑东南、柏乡北五里,东注入洨河。今除上源外,早已淤塞。《资治通鉴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