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湘州

湘州

①西晋永嘉元年 (307) 分荆、广两州置。治所在临湘县 (今湖南长沙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114潭州引郭仲产 《湘州记》 云: “以西临湘水为名。” 辖境相当今湖南湘、资二水流域及湖北陆水流域。东晋咸和三年 (328) 废。义熙八年 (412) 复置,十二年(416) 又废。南朝宋永初三年 (422) 复置,陆水流域割属郢州,增辖今广西东北部湘江上游、漓江和贺江流域以及广东北部北江流域大部。元嘉八年 (431)废。孝建初复置。梁、陈时南部地区分置衡 (治今广东英德县西北)、东衡 (治今广东韶关市南)、桂 (治今广西桂林市) 等州,辖境缩小。隋开皇九年 (589)改为潭州。

②南朝梁置,治所在大活关城 (今湖北大悟县东北)。北齐改置北江州。


(1)西晋永嘉元年(307年)分荆、广两州置,治临湘县(今湖南长沙市)。以州治“西临湘水为名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湘、资两水流域和湖北省陆水流域。东晋以后屡有废置,辖境亦有增减。南朝宋、齐时陆水流域割属郢州,增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江上游、漓江和贺江流域以及广东省北部北江流域大部。梁、陈时南部地区分置衡(治今广东英德市西北)、东衡(治今广东韶关市南)、桂(治今广西桂林市)等州,辖境缩小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为潭州。东晋、南朝时为上流重镇。《晋书·宗室·谯王水传》:“湘州南楚险固,在上流之要,控三州(指荆、交、广三州)之会,是用武之国也。”(2)南朝梁武帝置,治新城县(今大悟县东南新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大悟县和武汉市黄陂区地。北齐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郭村集

    即今河南商丘县西南郭村镇。明嘉靖 《归德州志》 卷1 《村镇》: “郭村集,州西南二十里。”清光绪 《商丘县志》 卷1 《市集》: “西南面有郭村集,离城三十里。”

  • 大横琴山

    即今广东珠海市南海中横琴岛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香山县“浮虚山”条下:“又南百里有大小横琴山,其下即井澳也。”

  • 阁鸭驿

    明置,在今贵州大方县西北十四里大阁雅。《清一统志·大定府》: 阁鸭驿 “近阁鸭洞。一作鸽鸦。《府志》: 自奢香驿而西北,又经金鸡、阁鸭、归化三驿而至毕节驿”。“阁鸦” 系彝语音译,意为关口。

  • 凹石硖

    即今新疆若羌县西南瓦石硖乡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3婼羌县:凹石硖(庄)在“城北(为西之误)一百八十里”。

  • 吴村

    ①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分水县:吴村在“县(今分水镇)东十里。旧置巡司,今废”。②原名吴孙集。即今山东曲阜市北二十六里吴村镇。1912年建津浦铁路设吴村车站后改称吴村。

  • 完达山

    ①在今黑龙江东部,属长白山脉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9:“完达山,与万达同。梯子也。”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3:完达山,“此山脉接长白山正脉,绵亘于吉省之东北部,其方向自西南而东北,走瑚尔哈河与兴凯

  • 遮害亭

    在今河南浚县西南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:哀帝初贾让献治河策,“今行上策,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,决黎阳遮害亭,放河使北入海”。在今河南省浚县西南、淇口之东、古黄河流经处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:哀帝初,待诏贾让奏言

  • 五丁山

    在今陕西宁强县北四十里。其峡曰五丁峡。亦曰金牛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宁羌州:五丁山“相传即秦作五石牛绐蜀,蜀令开道引之处也”。

  • 伊尔施

    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伊尔施。为白阿铁路的终点。

  • 塘汇 (匯) 镇

    1934年置,属嘉兴县。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北六里塘汇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