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湘东郡

湘东郡

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 置,治所在酃县(今湖南衡阳市东)。以在湘水之东而命名。辖境相当今湖南衡东、攸县、茶陵、安仁、炎陵、常宁及衡阳市东部地区。东晋太元二十年 (395) 移治临烝县(今衡阳市)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。梁元帝旧封湘东王,即此。


三国吴太平二年(257年)分长沙郡东部置,以处湘水之东得名。治酃县(今湖南衡阳市湘江东岸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洣水流域、耒水下游及常宁市地。西境以后略有扩大,西部至今湘江以西的蒸水下游。东晋太元二十年(395年)移治临蒸县(今湖南衡阳市)。南朝齐辖境又扩大至蒸水上、中游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。吴、西晋永嘉前属荆州,永嘉后至南朝陈属湘州。梁元帝曾被封为湘东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袁谭城

    在今河南浚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6浚县: “ 《述征记》: 黎阳城西南七里有袁谭城。城西南三里又有一城,曹公攻谭时所筑。操攻黎阳,败袁谭、袁尚,留其将贾信屯兵守之,因筑城于此。”

  • 鄂伦布拉克

    在今新疆托里县东南。清道光 《新疆识略》 卷2库尔喀喇乌苏: 鄂伦布拉克 “北至塔尔巴哈台所属之乌尔克图布拉克台九十里”。

  • 西域都护府

    西汉神爵二年(前60)置,治所在乌垒城(今新疆轮台县东野云沟附近)。辖玉门关、阳关以西,天山南北,西包乌孙、大宛、葱岭这一范围内的西域诸国。王莽天凤三年(16)后西域不通,都护府亦废。东汉永平十七年(

  • 蒲隧

    春秋徐国地,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六年 (前526),“齐侯伐徐,二月丙申,齐师至于蒲隧,徐人行成。徐子及郯人、吕人会齐侯,盟于蒲隧”。古邑名。春秋徐邑。在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南。《左传》

  • 章思荡

    在今江苏宝应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宝应县: 章思荡在 “县东南四十里。西接城子河,南通广洋湖。《志》 云,城子河在县东南十八里,其西北接望直港,南通章思荡”。

  • 兴中县

    辽重熙十一年(1042)改霸城县置,为兴中府治。治所即今辽宁朝阳市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废。古县名。辽重熙十年(1041年)改霸城县置,治今辽宁省朝阳市。辽、金时为兴中府治。蒙古废。

  • 三桥堡

    在今广东电白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高州府二》:三桥堡“在电白县(治今电城镇)西七十里三桥河北。明宏治十年置,有城,周三百六十丈”。

  • 东路右翼前旗

    即蒙古车臣汗部右翼前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南德勒格尔东。

  • 美岱召

    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。明隆庆年间,由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及其妻三娘子主持修建。原名灵觉寺,后改名寿灵寺。万历间,迈达里胡图克图来此传教,故又称迈达里庙、麦大力庙或美岱召。原名灵觉寺,后改寿灵寺。在

  • 建武县

    南齐置,属南襄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境。西魏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