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宿府
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改温宿州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阿克苏市。辖境相当今新疆阿克苏、温宿、拜城等市县及阿瓦提县部分地。1913年废。
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升温宿州置,治今阿克苏市。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、阿瓦提、阿拉尔、温宿、拜城等市县。1913年废,以旧府治地置阿克苏县。
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改温宿州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阿克苏市。辖境相当今新疆阿克苏、温宿、拜城等市县及阿瓦提县部分地。1913年废。
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升温宿州置,治今阿克苏市。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、阿瓦提、阿拉尔、温宿、拜城等市县。1913年废,以旧府治地置阿克苏县。
①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高平县:“走马岭在县西北十里,出铁矿。”②在今河南确山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确山县“确山”条下:走马岭“岭上有平冈数里,可以走马”。③在今广西柳州市西十
在今安徽泗洪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6泗州:“李千城即后魏戍也,在徐城县西北三十里。后魏熙平元年李千于此城置戍,因名。”在今江苏省泗洪县南。北魏熙平元年(516年)李千于此筑城置戍,故名。
明置,属宁远卫。即今辽宁兴城市西新立屯。明 《全辽志》 卷2: 仙灵寺堡有 “新立台”。
又作讬纥臣水。即今内蒙古辽河上游南支流老哈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檀州燕乐县:“又北八百里有吐护真河,奚王衙帐也。”即“土护真水”。
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西北,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。世传恩大和尚掷钵于此,赴陈主之召,故名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一》: 掷钵峰“在衡山县西北十七里。下有隐身岩、卓锡泉; 又有船石,其状如船,人经其下,造
又名雒水、浽江水。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东北,为沱江上游支流。嘉庆《什邡县志》卷6:雒水,“刘焉治绵竹时凿石垒亭, 以镇洛水,故以名江”。《晋书·李特载记》:永宁元年(301),“长史曹运、犍为太守李苾,督
在今安徽肥东县北境。《宋史·刘锜传》:南宋绍兴十一年 (1141),刘锜率兵抗金,收复庐州,而濠州告急,“锜趋黄连埠援之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肥东县东北。南宋绍兴十一年(1141年),濠州告急,张俊等趋
明置,即今贵州毕节市西南长春堡镇。清乾隆《毕节县志》卷1:正西有长冲铺。
即蒲阪津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与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之间黄河上。《北齐书·神武帝纪》: 东魏天平元年 (534),高欢 “于蒲津西岸筑城,守华州”。即此。又称蒲坂津。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西蒲州镇黄河岸边。为古
在今山东曲阜市东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初,季孙为己树六槚于蒲圃东门之外。” 又,十九年(前554),“公享晋六卿于蒲圃”。又,定公八年 (前502),“将享季氏于蒲圃而杀之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