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洪江
古名如洪江。即今广西钦州市西北茅岭江。《清一统志 ·廉州府》: 如洪江,“ 《府志》 谓之渔洪江。在州西二十里。亦曰东江。源出灵山县古豆山,南流合大寺、涌沦、凤皇三江,又南合钦江,出龙门入海”。
古名如洪江。即今广西钦州市西北茅岭江。《清一统志 ·廉州府》: 如洪江,“ 《府志》 谓之渔洪江。在州西二十里。亦曰东江。源出灵山县古豆山,南流合大寺、涌沦、凤皇三江,又南合钦江,出龙门入海”。
在今安徽潜山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潜山县: 黄泥港在 “县西北二十里。太湖县境之水汇流于此,合于潜水”。
一作滋泥泉塘。即今新疆阜康市东九十里滋泥泉子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迪化州》 有滋泥泉台。
亦名宋江渡。即今四川兴文县 (中城镇)。《明史·程信传》: 成化三年 (1467),戎县山都掌族反,分兵征讨,“巡抚四川都御史汪浩、参将宰用由渡船铺”。即此。
即今河北迁西县西北二十五里三屯营镇。《清一统志·永平府二》:三屯营巡司,“(明)天顺间筑城于忠义中卫三百户屯,因名三屯营。本朝设副将驻守,兼置巡司于此”。
唐武德二年 (619) 改宜阳县置,为熊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。《元和志》 卷5: “取县西隋宫为名。” 开元初属河南府。五代唐改为福庆县。北宋复为福昌县。熙宁五年(1072) 省入
北齐置,属广安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兴县西北四十里黑峪口村南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属石州,大业四年 (608) 改为临泉县。古县名。北齐置,治今山西省兴县西、黄河东岸。属神武郡。隋大业四年(608年)改
在今山西汾西县南四十里申村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晋州汾西县:“武德初,权于今城南五十里申村堡置。”即此。
南朝宋改高密国为郡,属青州。治所在桑犊城 (今山东潍坊市东南)。北魏属胶州,移治高密县 (今山东高密市西南)。北齐移治东武县 (今山东诸城市)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初改密州复置,治所在诸城县 (今山东诸城
在今浙江萧山市东二十里螺山乡驻地新林周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萧山县: 新林寨 “在县东二十里。宋置,与西兴、龛山、渔浦共为四寨,设兵戍守。今俱废”。
明洪武七年 (1374) 置,属思南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十六里朗溪镇。后属思南府。清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