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水港
即今河南正阳县南清水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真阳县: 清水港在 “县南四十里。源出确山县之横山。县南二十五里有闾河,亦出确山县界。县南诸小水,俱附二河东流入于淮”。
即今河南正阳县南清水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真阳县: 清水港在 “县南四十里。源出确山县之横山。县南二十五里有闾河,亦出确山县界。县南诸小水,俱附二河东流入于淮”。
即料角咀。在今江苏启东县北吕四镇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1通州: 料角,“海门有料角,昔号形势控扼”。南宋绍兴中设水师防守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海门县 “东南有料角咀”。嘉靖中,击败倭寇于此。
在今浙江衢州市西北隅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衢州府: 峥嵘山在 “府治西北。三国吴遣征虏将军郑平,以千人守峥嵘镇,即此。王象之曰,昔有紫宏者,屯兵于此,后讹为峥嵘”。唐孟郊有 《峥嵘岭》诗。
又名西山、散原山、厌原山。在今江西新建县西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48引 《豫章图经》: “南昌山者,吴王濞铸钱之山。时有夜光,遥望如火,以为铜之精光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06洪州南昌县: 南昌山 “在县西
①亦作丹扬郡。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)改鄣郡置,治所在宛陵县(今安徽宣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、江苏宁镇山南北和浙江天目山以西、新安江中上游南北之地。三国吴移治建邺(今南京市)。西晋分置宣城郡。
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南四十里永清镇。清道光《安岳县志》卷7:永清场“即流湖场,在治东南四十里”。
西魏大统十二年(546)析山鹿县东部置,为长州大安郡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城川古城。隋属朔方郡。唐贞观七年(633)为长州治。后属宥州。宋废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
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土城乡西南杨柳坝。《明通鉴》卷68:万历十三年(1585),“杨柳番出攻普安堡”。即此。(1)集镇名。在安徽省濉溪县中部。杨柳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4160。因村旁有大片杨柳林得名。
即今广西西江支流贺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苍梧郡封阳县应劭注: “在封水之阳。” 《水经·温水注》: “郁水东径苍梧广信县,漓水注之。又东,封水注之。”又称封江、临贺水。即今西江支流贺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
一名兰城镇。即尼壤城。唐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今新疆民丰县北沙碛中。唐置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东北。属安西都护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安西又一路自沙州寿昌县西十里至阳关故城,“五百里于阗东兰城
①即今广东东源县西北新丰江,为东江支流。《隋书· 地理志》: 龙川郡河源县 “有修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河源县: 修江 “在县北三百五十里。一名新丰江。石碛险峻,东南流五百五十里,入于槎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