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水县

清水县

①西汉置,属天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十五里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陕西卷下:清水县“以清水在县境” 为名。东汉废。西晋复置,属略阳郡。北魏为清水郡治。隋大业初属天水郡。唐属秦州。宝应元年 (762) 地入吐蕃。建中四年(783) 唐与吐蕃会盟于此,史称 “清水之盟”。大中二年收复故地。五代唐长兴元年 (930) 移治上邽(今甘肃天水市)。北宋初复还旧治,后又移治今清水县。清初属巩昌府,雍正七年 (1729) 还属秦州。民国初属甘肃渭川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

②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临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垫江县东北三十余里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桂溪县。

③北宋改万岁县置,属开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北县坝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8: 万岁县有“清水”,县以此名。元废。古县遗址尚存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,治今重庆市垫江县东北。属忠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桂溪县。(2)北宋时改万岁县置,治今重庆市开县东北。属开州。元时废。(2)今县名。在甘肃省东南部、牛头河流域,东邻陕西省。属天水市。面积2012平方千米。人口30.4万。辖2镇、2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永清镇。西汉元鼎二年(前115年)析上邽县置清水县,治今县西北,属天水郡。因地处陇山,《三秦纪》称“其坂九回,……七日乃得越;上有清泉,四注而下”,故名。东汉废。末年复置。属广魏郡。西晋属略阳郡。北魏为清水郡治。隋属天水郡。唐属秦州,宝应元年(762年)地入吐蕃。建中四年(783年)唐与吐蕃会盟于此,史称“清水之盟”。大中二年(848年)复故地。五代唐长兴元年(930年)移治上邽镇,即今甘肃省天水市。北宋又移于今清水县。属秦州。元属巩昌路,明属巩昌府。清属秦州。1913年废州,先后属陇南道、渭川道。1927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天水专区。1958年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合并置清水回族自治县。1961年复名清水县。1969年属天水地区,1985年属天水市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东缘。牛头河由东向西横贯全境。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冬小麦、玉米、马铃薯、胡麻、油菜籽等,盛产大麻、苹果。工业以建材、针织、酿酒等为主。天清、天张公路经县境。名胜古迹有永清堡马家窑、齐家文化遗址、白土崖西汉赵充国墓。汤浴温泉为全国著名温泉之一,建有甘肃省清水温泉疗养院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山寨

    在今广东兴宁市东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89兴宁县: 和山堡在 “城东十里。内有小村五”。

  • 敬州

    又称恭州。五代南汉置,治所在程乡县 (今广东梅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梅州、平远、蕉岭等市县地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改为梅州。五代南汉乾和三年(945年)置,治程乡县(今广东梅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

  • 通漠道

    在今山西大同市南。《新唐书·太宗纪》:贞观三年 (629),“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,……以伐突厥”。

  • 炮 (礮) 台 (臺) 湾

    在今上海市宝山区东北吴淞口,东临长江口,为长江第一重门户。清时于此设炮台,故名。

  • 八舟山

    在今贵州黎平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8黎平府:八舟山“在八舟长官司南。上有石如人,名仙人岩”。

  • 杜生铺

    即今河北沧县西北五十六里杜生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献县图:东北有杜生铺。

  • 统境关

    清置,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五里。清同治 《酉阳直隶州总志》 卷4: “康熙七年设立千总,防关隘路,通郁山、黔、酉,为近城扼要之所。”

  • 考亭溪

    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建阳县:考亭溪“其上源有二:一曰麻沙溪,出县西七十里沙镇;一曰莒口溪,出县西南之苍山,流数里而合,经玉枕峰后,弯环五里。溪中沙汀涌现,如龙舌然,曰龙舌洲,朱

  • 宜沟驿

    即今河南汤阴县南二十四里宜沟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彰德府汤阴县 “伏道店” 条: “宜沟驿,县东五十里,为榻河递运所,皆往来必经之道。”

  • 光福镇

    即今江苏吴县西光福镇。清设巡司于此。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部,西临太湖。面积70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光福,人口 6000。镇以古诗“湖光十色,洞天福地”命名。1949年为光福乡,1958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