淳化阁
北宋禁中阁名。在今河南开封市区内。北宋淳化年间建,故名。太宗赵匡义选三馆书,及汉、晋、唐诸人墨迹藏其中。诏翰林侍书王著以阁中所藏墨迹及南唐建业帖,摹刻禁中,名 《淳化秘阁法帖》。
北宋禁中阁名。在今河南开封市区内。北宋淳化年间建,故名。太宗赵匡义选三馆书,及汉、晋、唐诸人墨迹藏其中。诏翰林侍书王著以阁中所藏墨迹及南唐建业帖,摹刻禁中,名 《淳化秘阁法帖》。
即长丰泊。在今河南浚县西二十里。《宋史· 河渠志一》: 李垂上 《导河形胜书》 曰,“其始作自大伾西八十里,曹公所开运渠东五里,引河水正北稍东十里,破伯禹古堤,径马家陂”,即此。
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部中街山列岛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定海直隶厅有“东、西福山”, 即此。
在今四川屏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马湖府平彝长官司: 隆马崖山在 “司西北二里。山形峻耸”。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13屏山县: 隆马崖山“其山丰隆,状如行马”。
即洛通山。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什邡县: 章山 “又名章洛山,亦曰杨村山。上有风火二洞。《志》 云: 县北六十里有高境关,关外即章洛山也”。
北宋置,属汲县。即今河南浚县西南六十里淇门。元为漕运重要转运站。《元史·食货志》:“运粮则自浙西涉江入淮,由黄河逆水至中滦旱站,陆运至淇门,入运河,以达于京师。”在今河南省淇县东南淇、卫二河交汇处。唐
今广西岑溪县东北上林、河三一带山。《明史·童元镇传》 载:“岑溪西北为上、下七山,介苍、藤间,有平田、黎峒、白板、九密等三十七巢。”古山名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北一带诸山。明、清时瑶族所居。
亦作伊拉玛博啰山。即今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河源附录:“朵甘思东北有大雪山,名亦耳麻不莫剌,其山最高,译言腾乞里塔,即昆仑也。”
即今山东招远市东北之罗山(骡山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东莱郡曲成:“阳丘山,治水所出。”即此。
①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东巴州置,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168引 《十道记》: “集州以东北有集水,因以为名。” 北周天和五年 (570) 移治难江县 (今四川南江县)。辖境相当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置,属中庆路。治所即今云南宜良县。清康熙 《新修宜良县志》: “宜之为言,善也; 良,易直也。” 民国 《宜良县志》: “纪良,山名,在城西北十里,州因山名焉。” 至元二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