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井墩
明置,属盖州卫。即今辽宁盖州市西南神井子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 《盖州卫图》: 卫西南有深井墩。
明置,属盖州卫。即今辽宁盖州市西南神井子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 《盖州卫图》: 卫西南有深井墩。
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象州:“石门岭在州东南十里。”
即寻思干。今乌孜别克斯坦撒马尔罕。元刘郁 《西使记》: “挦思干城大而民繁。”
在今北京市西山八大处中第七处。位于平坡山顶。有正殿一座、配殿两座,殿后有岩洞,宽广约5米。因洞为砾石胶结岩,形如黑白两色的珠子粘合在一起,故名 “宝珠”。洞前有敞亭,名眺远亭。明 《帝京景物略》 卷6
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井陉县:白眉寨“据山为险,形势雄峻,有天桥,樵采者侧足而废”。
1913年改崇庆州置,属四川西川道。治所即今四川崇州市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94年改设崇州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崇庆州改置,治今四川省崇州市城区。1994年撤销,设立崇州市(县级)。
在今陕西城固县西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汉水又东径胡城南。” 《水经注疏》 引 《蜀记》 云: “汉张骞使匈奴,与胡妻、堂邑父俱还,至汉中筑城居之,即此城也。”在今陕西省城固县西。相传西汉张骞使西域归
即今甘肃宕昌县西北哈哒铺镇。清宣统《甘肃新通志》 卷9岷州: “南有哈答铺寨。” 1935年9月22日,红军一方面军一、三军团与中央纵队突破腊子口后,党中央在此召开会议,改编红军,并确定至陕北的战略方
在今湖北天门市西北五十里。《新唐书·陆羽传》:天宝中“庐火门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景陵县:天门山“亦名火门山。相传光武行兵,举火夜度处也。俗忌火故曰天门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安陆府》:火门山“去天门山里许
又名华阳山。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北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阳华之山,其阳多金玉,其阴多青雄黄。”古山名。又称华阳山。在今陕西省洛南县东北。相传山南面多金、玉,北面多青雄黄(见《山海经·中次六经》)。
金初分袭庆府置,治所在奉符县 (今山东泰安市)。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升为州。金初分袭庆府置,治奉符县(今山东泰安市)。属山东西路。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为泰安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