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平县
南宋绍兴二十一年 (1151) 析临淮县置,属泗州。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。金明昌六年(1195) 与盱胎县合并,并移治今盱眙县西北 (淮水北岸,今已沦入洪泽湖中)。元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废入临淮县。
古县名。南宋绍兴二十一年(1151年)分临淮县置,治今江苏省盱眙县西。属泗州。后入金,改名盱眙,明昌六年(1195年)复名淮平。仍属泗州。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废入临淮县。
南宋绍兴二十一年 (1151) 析临淮县置,属泗州。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。金明昌六年(1195) 与盱胎县合并,并移治今盱眙县西北 (淮水北岸,今已沦入洪泽湖中)。元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废入临淮县。
古县名。南宋绍兴二十一年(1151年)分临淮县置,治今江苏省盱眙县西。属泗州。后入金,改名盱眙,明昌六年(1195年)复名淮平。仍属泗州。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废入临淮县。
即今福建厦门市西南鼓浪屿。中隔700多米的厦门海峡与厦门对峙。开拓于元末,原名园沙洲、园沙仔,后又有李厝澳、内厝澳之称。岛上西南端海岸边有块岩石,中有竖洞,人可穿过,波涛冲击,声如擂鼓,人称之为 “鼓
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改望都县置,属北岳区。治所即今河北望都县。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刘云彪团长而命名。1946年复名望都县。旧县名。北岳抗日根据地设。1943年由晓峰县改置。以纪念抗日烈士、骑兵团长
唐置,属积利州。即今辽宁瓦房店市北得利寺镇。《新唐书·高丽传》: 贞观二十一年 (647),青丘道行军大总管李进达等,自莱州渡海,“取石城,进攻积利城”。即此。在今辽宁省瓦房店市龙潭山。唐贞观二十一年
西晋、北魏时期易水 (今河北徐水县西北之瀑河) 流径武遂之俗称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 易水“又东流,南径武遂县南、新城县北……俗又谓是水为武隧津,津北对长城门,谓之汾门”。
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。明置林墟巡司于此。
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恩平县:大夹脑营,“嘉靖十一年设”。
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北十里梅陇镇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上海县南有 “梅陇镇”。(1)在上海市闵行区中部。面积31.5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梅陇,人口3700。旧名梅家弄,相传明成化年间徽
北魏太和中置,治所在安德县(今山东平原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德州、陵县、平原等市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北魏太和中置,治安德县(今山东陵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平原、陵县、德州等县市。寻并入
春秋时齐邑,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三十里。《左传》:成公二年(前589),齐侯以辟司徒之妻有礼,“予之石窌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齐邑。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南。《左传》成公二年(前589年):齐侯以辟司
在今河北深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深州:陆家庄“金末为戍守处。河间公移刺众家奴所分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