淄川路
蒙古中统五年 (1264) 升淄州置,属中书省。治所在淄川县 (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、博兴县西部及高青、邹平以东,黄河以南,鲁山以北地。至元二年 (1265) 改为淄莱路。
蒙古中统五年 (1264) 升淄州置,属中书省。治所在淄川县 (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、博兴县西部及高青、邹平以东,黄河以南,鲁山以北地。至元二年 (1265) 改为淄莱路。
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松花江上源二道白河。《清一统志 · 吉林一》: 混同江,“江有东西二源: 东源出长白山颠之潭,激湍奔注,瀑布千寻,俗名图拉库。二派分流,东曰安巴图拉库河,西曰阿济格图拉库河,行数十里
唐置,为党项羁縻府,属灵州都督府。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。后废。
①在今山西平定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平定州: 绵山 “在州东九十里,一名紫荆山。周三十里,泽发水出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平定州》 云: “旧传介子推避晋文公处,中有介子推庙。”②又名介山。在今山西介休
北齐置,属东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七十里。俗曰安固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改奉高县。六年 (586) 复改岱山县。大业初废入博城县。(1)古县名。北齐置,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。为东平郡治。隋开
清雍正元年 (1723) 置,属直隶省。治所即今河北承德市。十一年 (1733) 改为承德州。乾隆七年 (1742) 复置热河直隶厅,四十三年 (1778) 改置承德府。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年)在
①西汉置,属沛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七十五里龙亢镇。东汉属沛国,西晋改属谯郡。东晋后废。东魏武定六年(548)复置,为龙亢郡治。隋开皇初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析夏邱县地复置。贞观八年(634)废
明永乐十一年 (1413) 置,属北京行部。治所即今北京市延庆县。十八年 (1420) 直隶京师。辖境相当今北京延庆县地。隆庆元年 (1567) 改为延庆州。明永乐十二年(1414年)置,治今北京市延
在今广东广宁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广宁县:石涧山“在县南三十里。高百丈,周十里,泉出窦中,声闻数里。南流五里入绥江”。
即今吉林省吉林市东部老爷岭,属长白山脉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纳穆窝集“在吉林城东八十里,高三里余, 城东南诸河多发源于此”。
即硖石山。在今浙江海宁市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海宁县: 硖石山 “一名紫微山,唐白居易尝登此,因以其官名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