涧溪镇
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北涧溪镇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盱眙县南有涧溪镇。
在安徽省明光市东部。面积164.4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涧溪,人口3000。以溪为名。1956年设涧溪乡,1958年属八一公社。1962年析置涧溪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与白沙王乡并置涧溪镇。地处清明山北的两溪之间。主产稻、麦、玉米、豆类。特产明光绿豆。有凹凸棒石、黏土、轮窑等厂。为市东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明盱、明来公路交会处。
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北涧溪镇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盱眙县南有涧溪镇。
在安徽省明光市东部。面积164.4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涧溪,人口3000。以溪为名。1956年设涧溪乡,1958年属八一公社。1962年析置涧溪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与白沙王乡并置涧溪镇。地处清明山北的两溪之间。主产稻、麦、玉米、豆类。特产明光绿豆。有凹凸棒石、黏土、轮窑等厂。为市东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明盱、明来公路交会处。
俗称荐桥门。南宋临安城东城门之一。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清泰街与城头巷相交处附近。元末张士诚重修杭州城,将城门东移三里改建新门,改名清泰门。
即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镇。南朝以来为上津县治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)设巡司于此。嘉庆十一年(1806)裁。即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上津镇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年)设巡检司于此,嘉庆十一年(1806年)
南朝梁承圣三年 (554) 改上隽郡置,治所在下隽县 (今湖北通城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通城、崇阳等县地。陈天嘉四年 (563) 废。
即今河北宁晋县东南二十五里东汪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5宁晋县图:东南有东汪村。
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隆安二年(398),南凉秃发乌孤“进击(梁)饥,大破之。饥退屯龙支堡”。即此。北魏于此置金城县,西魏改名龙支县。在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
西汉置,属临淮郡。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。东汉省。西晋复置,南朝宋省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南,属临淮郡。东汉省,晋复置。南朝宋废。
北宋景德元年(1004)改静戎军置,治所即今河北徐水县。金天会七年(1129)升为徐州。北宋景德元年(1004年)改静戎军置,治安肃县(今河北徐水县)。属河北西路。辖境相当今徐水县东部。其地曾置有榷场
在今新疆伊宁县东南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2宁远县: 呼鲁斯台在 “城东八十里”。
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下琅一带。北宋改为思浪州。唐邕州羁縻州,治今越南高平省下琅一带。五代后地入交趾。
亦作沙克哩。俗名二道河子站。清吉林将军境内北路驿站之一。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二十二里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 57: 萨库哩“在拉林多欢站东七十里,北二十二里至阿勒楚喀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