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山摩崖造像
俗称喇嘛洞。在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阿金镇南三十里。据 《阜新县志》: 清康熙二十二年 (1683) 章嘉活佛带领徒弟云游到此,见山景幽胜,遂在山下创建喇嘛庙。道光二十八年(1848) 赐名普安寺。光绪年间利用海棠山上峭壁石崖,镌刻了五百余尊神态各异的浮雕佛像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俗称喇嘛洞。在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阿金镇南三十里。据 《阜新县志》: 清康熙二十二年 (1683) 章嘉活佛带领徒弟云游到此,见山景幽胜,遂在山下创建喇嘛庙。道光二十八年(1848) 赐名普安寺。光绪年间利用海棠山上峭壁石崖,镌刻了五百余尊神态各异的浮雕佛像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亦作改金、街津屯。因山得名。即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街津口赫哲族乡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卷55: “街基地方,一名街津,属三姓,富克锦城之东,距城三百里。” 赫哲人世代居此,以盛产鳇鱼著称。集镇名。在吉
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姚集乡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睢宁县西北有 “姚集”。
原名蒙舍诏,为唐代洱海地区六诏之一,治图城 (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四里)。《旧唐书·南诏传》: “蛮谓王为诏。” 唐樊绰《蛮书》 卷3: “蒙舍,一诏也。居
宋大理置,治所在今云南开远市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开远市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大部地。元初改阿宁万户。大理后期分秀山郡置,治今云南省开远市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省开远市、屏边县以东,南盘江以南,西畴、麻栗坡县以西地
东汉灵帝中平二年 (185) 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奉新县西北三十里故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28洪州新吴县: “旧隶楚,今属吴,故曰新吴。” 南朝陈曾于县置南江州,寻废。隋初县属豫章郡,开皇九年 (5
即今海南省临高县东北马袅乡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二》 “南定营”条下:马袅营“在(临高)县东北马袅港口,俱有官兵防守”。
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僖公二十八年 (前632),“公会晋侯、齐侯、宋公、蔡侯、郑伯、卫子、莒子,盟于践土”。《左传》: 晋“作王宫于践土”。古邑名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。
一作榆眉、渝麋。西汉置,属右扶风。治所在今陕西千阳县城东侧龙王殿村西。以隃麋泽为名。东汉建武四年 (28) 封耿况为隃麋侯国。三国复为县,属扶风郡。西晋废。以产墨著名,后世因以隃麋为墨的代称。古县名。
①在今湖南望城县西,接宁乡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善化县 “岳麓山” 条下: 金盘山 “在善化县西北七十里。山高逼空,一峰突出,四围环绕如盘”。②亦名仙门山。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
五代方镇名。梁开平四年 (910) 置,治所在晋州 (今山西临汾市)。贞明三年 (917) 改为建宁军。五代方镇名。五代梁开平四年(910年)置,治晋城县(今山西临汾市)。贞明三年(917年)改建宁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