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海原县

海原县

1914年改海城县置,属甘肃泾原道。因县境有海都原,故名。治所即今宁夏海原县。1928年直属甘肃省。1958年改属宁夏回族自治区。


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,西邻甘肃省。属中卫市。面积 6897 平方千米。人口37.7万,回族占68.63%。辖3镇、2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海城镇。北宋置西安州天都寨。元置海喇都堡(今海城镇),属开成州。明为海喇都营,属固原州。清乾隆十四年(1749年)盐茶厅自固原州移海喇都,同治十三年(1874年)改为海城县。1914年因与奉天省(今辽宁省)海城县同名改今名。1950年属甘肃省平凉专区,1953年属甘肃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区,1955年属甘肃省固原回族自治州。1958年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专区,1970年属固原地区,2001年属固原市。2003年改属中卫市。地处宁南黄土丘陵西北部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糜子、马铃薯、胡麻为主。工业有机械修造、食品、建材、皮毛加工等。特产二毛裘皮。宝中铁路、109国道及银平、中静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天都山石窟、老爷寺、灵光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婺源县

    唐开元二十八年 (740) 置,属歙州。治所即今江西婺源县西北清华镇。天祐中移治弦高镇(即今婺源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28歙州: 婺源县 “以婺水绕城三面,因以为名”。宋宣和后属徽州。元元贞元年 (12

  • 哲里木盟

   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。崇德至顺治年间,清廷先后将蒙古科尔沁、郭尔罗斯、杜尔伯特、扎赉特四部编分为十扎萨克旗,共为一盟,隶理藩院。会盟地定于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哲里木,故名。盟境约当今内蒙古兴安盟、哲里木盟大部

  • 红水县

    1913年析皋兰县置,属甘肃兰山道。治所在今甘肃景泰县西寺滩乡宽沟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33年改名景泰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皋兰县所属红水分县析置,治红水堡(今甘肃景泰县西红水堡)。因境内明万

  • 鹊个寨

    在今四川红原县境。清雍正元年 (1723)置鹊个寨土百户。

  • 杂仁宗

    又作匝布朗宗、泽布隆城、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。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三十里札布让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作“杂仁”。

  • 荆水

    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。《水经· 潍水注》: “潍水又北径平昌故城 (在今诸城市西北)东,荆水注之。水出县南荆山阜,东北流径平昌县故城东……又东北注于潍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 11 引《三齐记》 曰: “昔

  • 安国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温江县。在今四川温江县东北十五里永宁乡(隆兴场)。南宋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36:淳化五年(994)九月,“遂克蜀州,曹习等又破贼(李顺义军)于安国镇,诛其帅马太保,斩获甚众”。②北宋置

  • 大槃山

    在今陕西富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鄜州直罗县:大槃山“在县(治今直罗镇)西北一百一十里”。

  • 琼云

    (雲) 山 在今湖南慈利县东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慈利县 “骑龙山” 条下: 琼云山 “高耸干云,根蟠四十里”。

  • 高句丽国

    亦作句骊、句丽或高丽。西汉末朱蒙建国,都国内城 (今吉林集安市城东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浑河上游以东,朝鲜狼林山以西,南到朝鲜清川江一带。东汉建安十四年 (209) 迁都丸都城 (今吉林集安市境)。4世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