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阳县
西汉置,为勃海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北沧县东南四十里旧州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18清池县: “本汉浮阳县……在浮水之阳。” 因名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 为浮阳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名清池县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沧县东南东关。因地处浮水之阳,故名。西汉为渤海郡治,北魏曾为浮阳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清池县。
西汉置,为勃海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北沧县东南四十里旧州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18清池县: “本汉浮阳县……在浮水之阳。” 因名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 为浮阳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名清池县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沧县东南东关。因地处浮水之阳,故名。西汉为渤海郡治,北魏曾为浮阳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清池县。
北魏置,属汉阳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西汉水又西南合阳廉川水,水出西谷,众川泻流合成一川,东南流径西县故城北。……隗嚣将妻子奔西城从杨广,……但广廉字相似,后人因以人名之,故习
在今河北沽源县西南闪电河上源处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桓州: “景明宫,避暑宫也,在凉陉,有殿,杨武殿,皆大定二十年命名。” 《元史·太祖纪》: 十年 (1216) 五月,“避暑桓州凉陉”。《世祖纪》:
①唐至德元年 (756) 改安定县置,为泾州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。金大定七年(1167) 改名泾川县。②即保宁县。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电城镇东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作保定县。③北宋宣和七年 (1
(1)古镇名。即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东南辛丰镇。因近新丰塘得名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江苏省大丰市北部。面积126.9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丰,人口9000。1917年大丰盐垦公司兴垦
①指今四川重庆市东北二十里之铜锣峡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径阳关……又东径黄葛峡,山高险,全无人居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一》: 黄葛峡,“ 《旧志》: 涂山足有古黄葛树,下有黄葛渡,即黄葛峡也”
①南朝梁大同中置,治所在江阳县 (今四川泸州市)。《元和志》 卷33泸州: “取泸水为名。” 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泸川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泸州,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泸川郡,乾
在今贵州大方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附水西宣慰司:“比渡坡在大方东南。《志》云,渡六归河至比渡坡,趋以列箐,道险隘。”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24大定府:比渡坡“在城东南五十五里,渡六归河而赴以列箐
即古尤水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姑尤以西。”元于钦《齐乘》卷2“姑尤水”条谓“尤即小沽河”。《清一统志·莱州府一》 “沽河”条下:“自掖县(今莱州市)马鞍山南流,至平度州(今平度市)东七十七里名小沽
在今广东饶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饶平县:山尾溪水“在县(今三饶镇)东九十里程洋冈下。宋绍圣中凿冈北畔为溪,接上流诸水东行,会水寨溪入于海”。
1914年由范阳道改置,属直隶省。治清苑县 (今河北保定市)。辖境约当今河北雄县、安新、高阳、蠡县、饶阳、武强、深州以西,涞源、易县、涞水、高碑店以南,赞皇、元氏、栾城、藁城、晋州、辛集以北地区。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