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浮山堰

浮山堰

一名淮堰。南朝梁武帝时筑。在今安徽明光市北八十里,浮山村北淮河上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淮水又东径浮山,山北对巉石山。梁氏天监中,立堰于二山之间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9濠州招义县: “浮山堰,在县西北六十里。梁天监十三年与荆山堰同时修筑。”


古水利工程名。又名淮堰。南朝梁天监中,武帝欲壅塞淮水以灌寿阳(今安徽寿县),筑堰南起浮山(今五河县东浮山,北临淮河),北抵巉石山(在浮山对岸,今潼河山)。十三年(514年)冬,发军民二十万人,从两岸起筑,因淮流湍急,不能合龙,沉铁数千万斤,又伐树填石,缘淮百里之内,木石皆尽。十五年夏筑成,堰长九里,下阔一百四十丈,上广四十五丈,高二十丈,上植杞柳,又凿湫东注以资宣泄。其时上游数百里内皆为淮流泛滥所及,居民散就冈垄,北魏被迫移戍八公山。同年秋,淮水暴涨,堰被冲决,沿淮城戍村落十余万人皆漂入海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涠洲镇

    在今广西北海市南涠洲岛上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遂溪县: “又西南有涠洲巡检司,治海岛中博里村,后迁蚕村。” 清废巡司。原称南湾街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南部涠洲岛上。面积26.6平方千米,人口1.

  • 郫江

    战国秦蜀守李冰开凿。相当今四川成都平原之柏条河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 蜀志》: “ (李)冰乃壅江作堋,穿郫江、检江,别支流双过郡下。”《史记·河渠书》: “穿二江成都之中。” 正义引 《括地志》:

  • 桐川

    又名桐汭水、桐水。即今安徽郎溪县境郎川河及桐汭水。《元和志》 卷28广德县: “桐汭水在县西五十里。春秋楚子期伐吴,至桐汭是也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03广德县: “桐水在县西北二十五里。源出白石山,北

  • 台中县

    清光绪十三年(1887)置台湾县。日本占领期间于1896年设台中县,以位于台湾岛中部而名。此后先后改设台中厅、台中州。1945年改设台中县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中市。1950年迁治丰原镇(即今台

  • 坊?村

    即今河北高邑县东北十五里坊��乡。明正德《赵州志》卷5高邑县:“(元)李德新墓在县东十里坊珊村。”

  • 番山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隅。或曰即今越秀山。《水经·泿水注》: “交州治中合浦姚文式问云: 何以名为番禺?答曰: 南海郡昔治在今州城中,与番禺县连接。今入城东南偏有水坈陵,城倚其上,闻此郡人名之为番山,县名

  • 百僚山

    在今广东四会市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1肇庆府:百僚山“在四会县北五十里,山形高耸,旁有崇冈叠��,四面拱峙若百僚然”。宋李积中诗“前朝千岁岭,后拥百僚山”。在广东省四会市西北

  • 蒲侯氏

    春秋时莒邑。在今山东莒县境。《左传》:襄公二十三年 (前550),“杞殖、华还载甲,夜入且于之隧,宿于莒郊。明日,先遇莒子于蒲侯氏”。杜注: “薄侯氏,近莒之邑。”古邑名。春秋莒邑。在今山东省莒县境。

  • 乾隆花园

    亦称宁寿宫花园。在北京故宫外东路宁寿宫西侧。建于清乾隆后期。是乾隆帝兴建太上皇宫宁寿宫时在近旁营建的花园。供自己退位后在此养老休憩。园地面积为5920平方米,南北长160米,东西宽37米。前后四进院落

  • 太白岩

    亦名绝尘龛。在今四川万县市西之西山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9万州:“绝尘龛在西山石璧间,幽人胜士之所游览,有唐人题记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9万县“天城山”条下:“县西三里有西山。上有太白岩, 以李白名。岩下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