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浮丘山

浮丘山

①在今河北肥乡县南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5肥乡县: 浮丘山在 “县南四里。土阜隆起,高于平地,仅数尺许。或以为古堤遗址”。

②在今河南浚县西南隅。《清一统志· 卫辉府一》: 浮丘山 “在浚县西南隅,半在城内,高三十余丈,盘踞六里,有峰岩三层,县治正跨其上。山颠平峰突起,下有洞二,闳邃如室”。

③在今湖南桃江县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益阳有 “浮丘山”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益阳县: “永泰元年,都督翟灌自望浮驿开新道,经浮丘至湘乡。”即此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3长沙府: 浮丘山 “在益阳县西一百里。峰峦倚伏,亚于南岳。山顶有石亭,相传刘宋时浮丘子炼丹处”。

④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9广州: 浮丘山 “在州西四里。有朱明观,浮丘道人得道于此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9引 《罗浮记》 云: “浮丘即罗山,朱明之门户。先在水中,若浮丘然,四面篙痕宛然。”


在河南省浚县城西南郊,卫河东岸。宋称小横山,金、元改称今名。俗称南山。为太行山余脉。海拔103米。由石灰岩构成。山西北部有千佛寺,寺内有千佛洞,为佛教石窟,有唐至明代石刻造像960余尊。寺南为明建道教碧霞宫,后改圣母庙。宫内现存殿宇80余间。山上松柏苍郁,楼宇宫殿交错,山石壁立,造像塔幢散布其间。浚县博物馆设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资福村

    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平原乡资福村。《清一统志·处州府》: 丽水故城 “在今丽水县西三十五里资福村”。唐武德四年至八年 (621—625) 丽水县治此。

  • 嘉兴市

   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嘉兴县城区析置,治所即今浙江嘉兴市。1962年撤销,并入嘉兴县。1979年复设嘉兴市。简称禾。在浙江省东北部,北邻江苏省、上海市。辖秀城、秀洲2区和嘉善、海盐2县,代管海宁、平湖

  • 龙来县

    北周置,为清江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。隋开皇三年(583)改为清江县。

  • 苏勒哲谷

    亦名水涧沟门。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北二十里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)于此设卡伦,为大青山前十一卡伦之一。光绪《归绥识略》:“苏勒哲卡伦在城西二百五十里。……苏勒哲即[萨拉齐]厅北之水涧沟门。”

  • 涵山

   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南六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嘉兴府: 涵山 “为嘉 (兴)、湖 (州) 两府分界处”。

  • 武临县

    即武林县。治所在今河南登封市西五十四里颍阳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作 “武临县”。

  • 犀亭

    又名铁牛亭。在今湖南茶陵县城南,洣水北岸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3长沙府: 铁牛亭 “宋刘子迈筑城,见江水势冲突,工难成。铸铁牛以镇之,城遂成。铁牛犹存”。铁犀长八尺,作昂首跪卧状。对研究宋代冶铸技术有较

  • 荻田桥市

    即今湖北阳新县西北十六里荻田铺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兴国州西北有荻田桥市。

  • 下南坑镇

    在今江西萍乡市东南三十里南溪水东滨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5:萍乡县东南有下南坑。

  • 多凉亭

    即今内蒙古多伦县北白城子。元时地当大都至上都交通要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