浛洭县
唐改含洭县置,武德五年 (622) 为洭州治。治所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。贞观初属广州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改属连州,五年 (972) 以避太祖讳改为浛光县。
古县名。唐以含洭县改名,治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北浛洸。先后属洭州、广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又改为浛光县。
唐改含洭县置,武德五年 (622) 为洭州治。治所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。贞观初属广州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改属连州,五年 (972) 以避太祖讳改为浛光县。
古县名。唐以含洭县改名,治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北浛洸。先后属洭州、广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又改为浛光县。
在今云南腾冲县北明光乡。明、清为腾越九隘之一。见乾隆 《腾越州志》。
清雍正十二年(1734)升沂州置,属山东省。治所在兰山县(今山东临沂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临沂、日照、莒县、郯城、费县、沂水、蒙阴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。北宋庆历三年(1043)王伦起义于此。金末又为刘
即今四川三台县南安居镇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29三台县: 河嘴 “在县南九十里”。民国 《三台县志》 卷1: 安居场 “在城南,距城九十里,即河嘴。清康熙时名云台场,后更名。五百余户。通蓬溪、中江
今广东徐闻县西南角尾镇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8雷州徐闻县:“徐闻县仍将隶角场作县治。本县于乾道七年复置。”
在今河北清苑县西南三十里,清水河北岸。1942年侵华日军向冀中平原进行“五一”大扫荡,实行灭绝人性的“三光”政策,冉庄人民挖掘地道抗日,终于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地下防战结合的完整体系,给日军以沉重打击。
在今山东长岛县长山岛西北。古名沙门岛。清光绪 《登州府志》 卷3: “凡海舟渡辽者必泊此以避风。上有龙女庙,俗呼庙岛。” 其附近岛屿通称为庙岛群岛。自北而南,延长二百余里。最北为北隍城岛、南隍城岛,最
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平昌县置,属东阳郡。治所即今浙江遂昌县。隋初废,后复置。唐武德八年 (625) 又废,景云二年 (711) 复置,属括州(后改处州)。元属处州路。明、清属处州府。民国初属浙
即今云南马关县西六十八里八寨镇。清时设八寨汛。
①又名强川。即发源于今甘肃岷县东南之岷江。因在羌族地区而得名。屈曲东南至今舟曲县东与古桓水(今白龙江)合, 又东南至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注入西汉水(今嘉陵江)。故今白龙江、白水江与岷江合流的一段,古时皆有
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。《宋书·刘道济传》: 元嘉十年 (433),程道养攻成都,“二月,道养于毁金桥升坛郊天,方就柴燎,(裴) 方明将三千人出击之,贼列陈营前死战,日夕乃大败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