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阳水
湘江支流。亦曰浏水。在今湖南长沙市湘江以东浏阳、长沙二县市境内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3长沙府: 浏阳水 “在府城北五里。源出大围山,有二源: 曰大溪,曰小溪。合流经浏阳县西,名渭水; 过县前,名浏水。西流入湘水”。
湘江支流。亦曰浏水。在今湖南长沙市湘江以东浏阳、长沙二县市境内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3长沙府: 浏阳水 “在府城北五里。源出大围山,有二源: 曰大溪,曰小溪。合流经浏阳县西,名渭水; 过县前,名浏水。西流入湘水”。
北宋元符二年 (1099) 修筑,属绥德军。在今陕西米脂县东四十余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米脂县: 暖泉寨 “在县东四十里。宋置。地有温泉,因名”。北宋元符二年(1099年)筑,在今陕西省米脂县东。元
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南。《新唐书·李袭誉传》 载:贞观十八年(644),“扬州,江、吴大都会,俗喜商贾,不事农。袭誉为引雷陂水,筑勾城塘,溉田八百顷,以尽地利, 民多归本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扬州府:勾城
古都邑名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窑店镇一带。秦孝公十二年 (前350) 筑城,并将国都自栎阳迁此,因置咸阳县。据 《三秦记》: “在九嵕山南、渭水北,山水俱阳。故名。”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二十
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二》: 筸子隘 “在城步县东南一百里,接广西桂林府全州界”。
北宋置,属吴江县。即今江苏吴江市南四十五里平望镇。元、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江苏省吴江市中部、京杭运河与太浦河两岸。面积83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望,人口1.4万。原名平望驿,《平望志》
西汉初置,属鄣郡,元封二年(前109)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安徽芜湖县北咸保圩水阳江畔。三国吴黄武元年(222)移治今芜湖市。隋并入当涂县。五代南唐复置,属升州。宋属太平州。元属太平路。明属太平府。光绪二
西晋建兴初改建业 (邺) 为建康,为东晋、南朝都城。主要有四城: 中为台城,东晋成帝时建。在今鸡鸣山南、乾河沿北。为皇宫及台省 (中央政府) 所在地; 西为石头城,东汉建安十七年 (212)孙权建。在
①即今河南商城县西四十六里观庙乡。清嘉庆《商城县志》:“相传观音大士现身度人处。后建有寺。旧址尚存。”②即今四川德昌县东南金沙傈僳族乡(观音堂)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西昌县:观音铺“在县南一百六十
指台湾本岛。《隋书·流求国传》: “流求国,居海岛之东,当建安郡东,水行五日而至。” 大业六年 (610),炀帝遣陈稜、张镇州率兵自义安 (今广东潮安) 浮海击之, “至高华屿, 又东行二日至7
即今广西钦州市东北五十里平吉镇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钦州图:北有平吉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