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又名阳山。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五十里阳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2引《风土记》云:“周武王封周章少子斌于无锡县安阳乡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无锡县:安阳山,周斌“卒葬山下,山因以名。峰峦奇峭,顶有龙湫,俗
元元贞元年(1295)改长兴县置,属湖州路。治所即今浙江长兴县。至正十七年(1357)朱元璋改为长安州。至正二十二年(1362)复名长兴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复改长兴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
西汉武帝时凿。在今陕西周至县西。另说在今陕西岐山县东、扶风县西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 师古引如淳曰:“音韦,水出韦谷”,因名。同书《沟洫志》:“关中灵轵、成国、ᖡ
春秋时小国。群舒之一。偃姓。在今安徽舒城县至庐江县东古龙舒城之间。《左传》: 文公十四年(前613),“楚庄王立,子孔、潘崇将袭群舒,使公子燮与子仪守,而伐舒蓼”。古国名。西周、春秋群舒之一。偃姓。在
又名普济寺。在今山西五台县台怀镇东北三里北台山麓,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处。相传始建于北魏,高僧法聪禅师曾在此讲经。明成化间重建,清康熙三十七年 (1698) 又予重修。寺内有明成化、正德、嘉靖间碑刻,
即今河北大城县东北十五里王文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大城县图:东北有申王文。
亦作蒯成侯国, 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 封周緤,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 有 “䣙成制侯周緤”。 师古曰: “䣙音陪。又音普肯反。” 后国除。
一名起龙山。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郡高成县: “洈山,洈水所出。” 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一》: 起龙山 “在松滋县西南八十里。古名洈山,山腰有轿儿岩,山有田宜稻,旁有池曰黑龙,资以灌溉
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北侧。元、明、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。建于元大德六年(1302),明永乐九年(1411)重建。嘉靖九年(1530)添建崇圣祠以供奉和祭祀孔子先人牌位。后曾多次重修。清光绪三十二年
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南二十里。初,北魏置白檀县,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土城子,县因白檀山而名。东魏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,即今北京市密云县治。后人附会密云县南一山为白檀山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密云县:“南有白檀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