浉河
又称浉水、师水。淮河上游支流。在河南省南部。《太平御览》:“师溪水……昔有隐士胡超居此,众人师之,故名师溪。”则浉本作师,后衍为浉。源出豫、鄂两省边境桐柏山支脉,向东北流经河南省信阳、罗山2市县,在罗山县顾寨村附近流入淮河。长138千米,流域面积2110平方千米。上游建有南湾水库。
又称浉水、师水。淮河上游支流。在河南省南部。《太平御览》:“师溪水……昔有隐士胡超居此,众人师之,故名师溪。”则浉本作师,后衍为浉。源出豫、鄂两省边境桐柏山支脉,向东北流经河南省信阳、罗山2市县,在罗山县顾寨村附近流入淮河。长138千米,流域面积2110平方千米。上游建有南湾水库。
明正统九年 (1444) 改施秉长官司置,属镇远府。治所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九十里胜秉。天启元年 (1621) 废。崇祯四年 (1631) 复置,清康熙二十六年 (1687) 移治偏桥卫城 (今施秉县)
南唐保大八年(950)析庐陵县置,属吉州。治所即今江西吉水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为吉水州。明洪武初复为县,属吉安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在江西省中部。属吉安市。面积 247
即今广西苍梧县东北沙头镇。清有外委驻防。
在今贵州遵义市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0播州遵义县:“夷牢水,经县北一里。”《寰宇记》卷121遵义县:“夷牢水西自带水县来,东流经县北一里,又屈曲南流,入废胡刀县界”,注胡江水(即乌江)。
即新乐城。即今河南新乡市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获嘉县: “太和二十三年复,治新洛城。”
北魏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北。寻入于南朝宋,属北阴平郡。《宋书·孝武帝纪》:大明四年(460),“索虏寇北阴平孔堤,太守杨归子击破之”。即此。西魏兼置孔提郡。北周郡县俱废。
又作大佳腊。即今台湾省台北市。原为高山族凯达格兰平埔人住地的音译,意为浸水的平地。1812年为淡水厅十三堡之一的大佳腊堡。
即桐源墟。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四十里桐源乡。
北魏置,属邵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十六里前、后青廉村。隋开皇初属邵州,大业二年(606) 废,义宁元年 (617) 复置,属绛郡。唐贞观元年 (627) 又废。古县名。北魏析闻喜、安邑东界地置,治
1949年8月在冀鲁豫根据地基础上设置,省会新乡市(今河南新乡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北部、山东西南部及河北临漳县西南部地。1952年11月撤销,并入河南、山东二省。旧省名。1949年以原冀鲁豫解放区为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