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四川康定县西新都桥镇北拔桑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置扒桑土百户。
唐南诏置,治所在银生城 (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南部澜沧江以西、小黑江以南至境外部分地区。南诏后期开南节度并入。辖境增加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往南包括西双版纳及境外部
在今西藏江孜县城宗山上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)西藏爱国军民为抗击英国侵略军,在半山前崖曾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。围墙以石块筑成,高5—8米,宽4米。当时英军以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进攻,西藏军民誓死抵抗
又作苏禄国。故地即今菲律宾苏禄群岛。《元史·武宗纪》:至大元年(1308)四月,“遣米楫等使苏鲁国”。
明洪武十一年 (1378) 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茂州 (今四川茂县)。后废。
1932年于上鱼通地方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东北金汤乡。1939年划归西康省。1951年并入康定县。1932年由宝兴县析置,治金汤坝(今四川康定县东北金汤)。原属四川省,1938年划归西康省
即蒙古车臣汗部中左前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西,克鲁伦河北。
在今吉林蛟河市北,为蛟河支流。源出市西北之老爷岭,西南流会蛟河,注入松花江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 卷3: 松花江 “东北流经大小半拉窝集,拉发河挟众水自右岸来注之”。
即今吉林白山市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帽儿山巡检移驻于此。1915年改为县佐。1960年于此设浑江市。1994年改为白山市。
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南六十里古城乡。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设新抚巡司。民国初设新抚县佐。1950年改名古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