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洛川县

洛川县

①十六国后秦置,属长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北旧县镇北三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洛川县: “以县界有洛川水为名。” 后废。北魏太平真君中复置,为鄜城郡治。治所在高槐 (今洛川县东北十里安宫村)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移治今县东北旧县镇,属鄜州。大业初属上郡。唐属鄜州。明泰昌初改雒川县,不久复改洛川县。清乾隆三十一年 (1766) 迁治凤栖堡 (即今洛川县治)。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②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浙州。治所在今贵州习水县东境。后废。


在陕西省北部、北洛河中游。属延安市。面积 1886 平方千米。人口19.3万。辖7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凤栖镇。周为白翟(狄)地。秦为鄜邑,西汉设鄜县,新莽改名修令县。东汉初废。十六国后秦姚苌在今县东北增设洛川县,因境内北洛河得名(《元和郡县志》洛川县:“以县界洛川水为名。”)。后废,北魏太平真君中复置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县治再迁进蒙(今旧县镇)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敷城县改名鄜城县,三年迁郡治今富县富城镇。五代梁开平三年(909年)又改鄜城县为昭化县,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年)复名鄜城县。蒙古至元四年(1267年)降为鄜城镇并入洛川县。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洛川县治迁今址。1914年属榆林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8年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。1950年属延安专区,1968年属延安地区,1996年属延安市。地处黄土高原区。北洛河流经县境西侧,境内诸水汇入洛河。属南温带半湿润-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烤烟、油菜籽为主。洛川苹果闻名。工业有农机、炼油、粮油加工、烤烟加工及包装等。西包公路经此。革命纪念地有中共洛川会议旧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清河郡

    南朝宋置,治所在般阳城(今山东淄川市西南淄川城)。北齐废。南朝宋刘裕置,北魏治盘阳城(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、博山等区。北齐省。

  • 怀陵

    ①东汉冲帝刘炳陵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三十里铺一带。《后汉书·质帝纪》:永熹元年(145)一月,“己未,葬孝冲皇帝于怀陵”。李贤注引伏侯《古今注》曰:“高四丈六尺,周百八十三步”。同书《礼仪

  • 法轮场

    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法轮镇。民国 《资中县续修资州志》 卷2: 发轮乡 “俗呼四眼桥。在县西水一百四十里,接仁寿县界。人烟稠密,后有巨涧出阳陵山下,流经龙水废县,委折数十里,至珠溪小三江口与龙结镇涧水合

  • 静戎砦

   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(977) 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南。金改为镇。

  • 东兰州同

    清雍正七年(1729)置,属东兰州。治所即今广西凤山县。1919年改为凤山县。

  • 东武城县

    西汉置,属清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北。东汉属清河国。西晋太康中改为武城县。《元和志》卷16东武城县:“自后魏以来,山东贵族清河诸崔,即此邑人,为天下甲族。”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南。属

  • 文昌营

    在今广东惠来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来县:文昌营“在县南文昌山下。……有兵戍守”。

  • 杉溪寨

    即今江西广丰县东杉溪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拉哈苏苏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同江市。民国魏声龢 《吉林地志》: “拉哈苏苏,黑斤 (即赫哲) 语,老屋之谓。”

  • 五沟镇

    一名五沟营。即今河南西平县东北二十八里五沟营镇。旧属郾城县。《清一统志·许州》:五沟镇“在郾城县东南五十里”。在安徽省濉溪县南部。面积111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五沟,人口 2500。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