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安府
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升泰安直隶州为府,属山东省。治所在泰安县 (今山东泰安市)。辖境包括今山东泰安、新泰、莱芜、肥城、平阴、东阿、东平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。
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升泰安州置,治泰安县(今山东泰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泰安、莱芜、新泰、肥城、平阴、东阿、东平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。
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升泰安直隶州为府,属山东省。治所在泰安县 (今山东泰安市)。辖境包括今山东泰安、新泰、莱芜、肥城、平阴、东阿、东平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。
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升泰安州置,治泰安县(今山东泰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泰安、莱芜、新泰、肥城、平阴、东阿、东平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。
即今湖北南漳县东南十四里涌泉镇。清有外委驻防。
在今河南获嘉县东北二十五里。《左传》: 隐公十一年 (前712),王 “与郑人苏忿生之田” 有“茅”。 杜注: “在修武县北。” 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秦固有怀、茅。”
①西魏大统十二年 (546) 于邱宁谷置,为绥德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清涧县西北清涧河南岸。北周属安宁郡。隋属雕阴郡,隋末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) 复置,移治清涧河北岸,即今清涧县。后属绥州。五代末年废。
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右翼旗。驻地在昌都庙(今内蒙古阿巴嘎旗南查干淖尔苏木驻地昌图苏莫)。
又作伊敦河、移燉河。即今吉林中部松花江支流伊通河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一秃河在“(开原)城北四百里。源出艾河北山,北流入松花江”。
即今四川西北部之岷山。《山海经·海内东经》:“大江出汶山。”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渎山,蜀之汶山。”《元和志》卷32茂州:汶山县之“汶山即岷山也”。古山名。“汶”与“岷”通,即岷山。《元和郡县志》茂州:
即台湾铁路平溪线。自台北县东三貂岭经平溪至菁桐。长12.9公里。1919年动工修建,1921年建成。
即今广东深圳市保安区南海中蒲台岛。《郑和航海图》: 东莞所东南海中有 “蒲胎山”。
明代著名瓷窑之一,窑址在今江西景德镇。
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吉林省:“珠河县,俗称乌吉密河,为东省铁道东部线一驿站。民国十二年割延寿县土地一部分,新设县治。最近定名曰珠河县。”1946年改珠河县为尚志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