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东路

河东路

北宋至道三年 (997) 置,治所在并州(后改太原府,今山西太原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南,龙门山、稷山、绛县、垣曲一线以北及陕西佳县以北地区。金天会六年 (1128) 分为南、北两路。北路治太原府,辖境约当今山西长城以南,中阳、灵石、太谷、昔阳等县以北及陕西吴堡、佳县、神木等县地; 南路治平阳府 (治今山西临汾市),辖境相当今山西南部及河南修武、武陟等县以西的黄河以北地区。蒙古废。


宋至道十五路之一。北宋至道三年(997年)置,治并州(后改太原府,即今山西太原市)。辖境约当今山西省内长城以南,龙门山、稷山、绛县、垣曲一线以北;西北有今陕西省东北部吴堡、佳县以北地区。金天会六年(1128年)分为南北两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邢公岘

    一作邢公山。在今河南嵩县南。唐武德元年(618),邢国公李密死于此。故名。《新唐书·李密传》:李密叛唐,据桃林县城,趣南山而东,“熊州副将盛彦师率步骑伏陆浑县南邢公岘之下,密兵度,横出击,斩之”。即此

  • 宣府镇

    明九边之一。总兵驻所在宣府 (今河北宣化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一带。明九边之一。总兵官驻宣府(即今河北宣化县)。镇守地区相当今河北省西北部内外长城一带。

  • 鄜城县

    隋大业元年 (605) 改敷城县置,属鄜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南鄜城村。后属上郡。唐属坊州。唐末为翟州治。五代梁开平三年 (909) 改名昭化县,为禧州治。后唐同光元年 (923) 复名鄜城县,属

  • 乌墩寨

    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二年(895),“钱鏐遣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救嘉兴,破乌墩、光福二寨”。即此。在今浙江省桐乡市西北乌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二年(895年)杨行密将田

  • 邛来山

    亦作邛崃山。即今四川荥经县与汉源县分界之大相公岭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严道县:“邛来山,邛水所出,东入青衣。”《元和志》卷32荣经县:邛来山“在县西五十里。本名邛笮山,故笮人之界也。山岩峭峻, 出竹高节

  • 洮水

    ①一名桃水。即今山西阳泉市及平定县境内之桃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平定州: “洮水在城东。其上源即寿阳县之芹泉也,经州西九十里,谓之洮水。下流注于泽发水。”②在今山西绛县南。源出横岭山,西北流入涑水河

  • 江底汛

    在今贵州兴义市西南六十里。清有把总驻防。

  • 附马寨营

    在今河北抚宁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“附马寨营,在县北五十里,亦有小城戍守。”

  • 马河镇

   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北马河乡。民国《邢台县志》卷1:马河镇在“(西)六十五里”。(1)在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西部、漳河水库上游。面积161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河,人口 2400。古时此地

  • 沶乡县

    一作祁乡县。三国魏置,属新城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南。南朝梁废。即“祁乡县(2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