沛国
东汉建武二十年(44)改沛郡置,治所在相县(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山区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萧县、亳州、固镇、五河、灵璧、淮北、濉溪、宿州、宿县及江苏沛县、丰县、河南永城等县市地。三国魏移治沛县(今江苏沛县)。西晋还旧治,后复为郡。
东汉改沛郡置,治相县(今安徽濉溪县西北)。属豫州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淮河以北、西淝河以东,河南省夏邑、永城及江苏省丰县、沛县等县市。三国魏移治沛县(今属江苏)。西晋还旧治,后复为郡。
东汉建武二十年(44)改沛郡置,治所在相县(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山区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萧县、亳州、固镇、五河、灵璧、淮北、濉溪、宿州、宿县及江苏沛县、丰县、河南永城等县市地。三国魏移治沛县(今江苏沛县)。西晋还旧治,后复为郡。
东汉改沛郡置,治相县(今安徽濉溪县西北)。属豫州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淮河以北、西淝河以东,河南省夏邑、永城及江苏省丰县、沛县等县市。三国魏移治沛县(今属江苏)。西晋还旧治,后复为郡。
即今江西上犹县南上犹江。《寰宇记》 卷108虔州南康县: 益浆水 “源出聂都山,在县西五百九十一里,东流入贡水,合西符水,至南野口合良热水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 上犹江 “旧名益浆水。源出湖南桂阳
即今四川宣汉县东北峰城乡。光绪 《东乡县志》 卷12: 清嘉庆元年 (1796) 九月,县人王三槐、冷天禄白莲教起义,“聚众起莲池沟,与汤文德合众万余人,二十八日据峰城场”。即此。
在今湖北大悟县城东南三十六里白果树湾。1942—1945年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设在湾南大屋。1977年对旧址进行修复,在原司令部办公室设纪念馆,陈列有关革命文物和图片。
即今河北威县东北寺庄乡。明嘉靖《威县志》卷2:寺庄集“在县东北七十里”。
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楼观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2盩厔县: 楼观 “在县东三十七里。本周康王大夫尹喜宅也,穆王为召幽逸之人,置为道院,相承至秦、汉,皆有道士居之。晋惠帝时重置。其地旧有尹先生楼,因名楼观。武德
①在今湖南邵东县东南,接衡阳、祁东二县界。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。②在今湖南常宁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常宁县“英头山”条下:“又古城峰,在县南八里。上有古寨。”
唐贞观五年 (631) 以处党项羌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境或红原县南境。后废。
在今陕西镇巴县西二百里。清属定远厅,设有守备防守。
一名德圣泉。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武陵县 “枉水”条下: 武陵溪 “源出武山,流入沅水”。
①隋开皇七年 (587) 改伏强县置,属巴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南木门镇。大业初属清化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于县置静州。六年(623) 移州治地平县。贞观元年 (627) 县治南移二十里。在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