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公堤
北宋筑。在今江苏启东、海门、通州市境内。东起启东市西北吕四港镇,西至通州市东的余西乡。《清一统志·通州》:沈公隄“在州东,海门废县东北。宋至和中县令沈起以海涨病民,筑隄七十里,西接范公隄,以障卤潮”。
北宋至和中海门知县沈起主持修筑,在今江苏省启东、南通二市境。全长七十里,东起吕四镇,西至余西场,以障卤潮。
北宋筑。在今江苏启东、海门、通州市境内。东起启东市西北吕四港镇,西至通州市东的余西乡。《清一统志·通州》:沈公隄“在州东,海门废县东北。宋至和中县令沈起以海涨病民,筑隄七十里,西接范公隄,以障卤潮”。
北宋至和中海门知县沈起主持修筑,在今江苏省启东、南通二市境。全长七十里,东起吕四镇,西至余西场,以障卤潮。
从吉林陶赖昭 (今松原市东南陶赖昭镇) 至榆树 (今榆树市)。长76公里。1943年修筑。
一作清宁湖。即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南青菱湖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》: 清安湖 “在江夏县西南十五里。东北通黄家湖,又东南通汤孙湖,又东通赛湖。赛湖汇诸湖之水折而西北流,俗呼为里河,出鲇鱼口入江”。
即今浙江丽水市北小安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处州府: 官桥溪在 “府北十五里。有甘泉、白溪二水流合焉,入于大溪”。
即斜水。在今陕西眉县西。发源于衙岭山北麓,流出斜谷,北经五丈原,注入渭水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“斜水出 (武功) 县西南衙岭山,北历斜谷,径五丈原东。水出武功县,故亦谓之武功水。”
南朝梁改北随安左郡置,治所在顺义县(今湖北随州市北八十里)。西魏改为南阳郡。
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落雁峰东。金天宫在此。清光绪 《华岳志》 卷1: 松桧峰 “松桧为南峰。上尽青松桧柏,常有异云覆之。按,南峰以落雁著,而实惟松桧至高,位乎正中,故王山史以为南峰之主”。
唐贞观二年 (628) 置,属羁縻轨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境。后废。
金置,属乐平县。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四十五里静阳村。明改静阳镇。
西汉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浙江富阳市。东汉属吴郡。东晋太元十九年 (394) 避郑太后阿春讳,改为富阳县。五代梁开平二年 (908),吴越复改为富春县,属杭州。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(978)又改为富阳县
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北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济水又径升城北,城际水湄,故邸阁也。祝阿人孙升将家居之以避时难,因谓之升城焉。”东晋义熙中侨置太原县于此。南朝宋为太原郡治。北魏为东太原郡治。《魏书·慕容白曜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