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北魏置,属临松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南。寻省入临松县。②明正德十三年 (1518) 析龙川县和平峒地置,属惠州府。治所即今广东和平县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东卷: 以和平峒为名。崇祯六年 (16
①隋开皇中改庐陵郡置,治所在庐陵县(今江西吉水县北)。大业初复为庐陵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改为吉州。永淳元年(682)与县治庐陵县同徙治今江西吉安市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庐陵郡,乾元元年(758)
一名岳庙镇。即今河南新密市东南十五里岳村镇。清嘉庆 《密县志》 卷6 《市集》: 有 “岳村集”。
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,封周灶为隆虑侯。景帝中元元年 (前149) 改为县,属河内郡。治所即今河南林州市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应劭曰: “隆虑山在北。” 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县因山以取名。”
战国魏邑,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魏武侯二年(前394),“城安邑、王垣”。《索隐》引徐广云:“垣县有王屋山,故曰王垣。”西汉置垣县。古邑名。即垣。战国魏邑。在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王茅。因
又称河间献王陵。在今河北献县城东北八里河城街乡。河间王刘德为汉景帝之子、武帝之兄,景帝前元二年 (前155) 封为河间王。《史记·五宗世家》 载: 河间献王德 “好儒学,被服造次必于儒者。山东诸儒多从
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东门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施州卫“五峰关”条下:“东门关在东门山上。今废。”
在今湖南攸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攸县: “明月水在县北九十里,出明月山。又严仙山,下有严仙水,流二十五里合明月水……皆流入于攸水。”
①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抚宁县: 黄崖山 “高十里,陡峻崎岖。山半有舍身崖,深三四十丈,石径仅可容足”。②在今山东长清县南五十里。清咸丰十一年(1861) 江苏仪征人张积中为避
隋置,在胜州榆林郡城榆林县,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乡古城。《元和志》卷4胜州榆林县: “隋榆林宫,在州城内,大业二年置,因榆林郡为名。其年,炀帝北巡,陈兵塞表,以威北狄,因幸此宫,突厥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