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江夏郡

江夏郡

①西汉高帝六年(前201)置,治所在西陵县(今湖北新洲县西二里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“应劭曰:沔水自江别,至南郡华容为夏水,过郡入江故曰江夏。”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市、潜江市、嘉鱼县、蒲圻市以东,红安、新洲、蕲春、阳新等县以西,崇阳、通山等县以北,安陆市、河南信阳、罗山、光山等县以南地。东汉建安初,刘表江夏太守黄祖徙治夏口城(今武汉市汉口城区)。建安十三年(208)初,孙权破城杀黄祖,掳掠而去。江夏太守刘琦另筑夏口城(今武汉市汉阳城区)。年底,曹操任文骋为江夏太守驻此。赤壁战后,文聘徙治石阳(今黄陂县西)。三国魏嘉平三年(251)徙治上昶城(今云梦县西南)。西晋徙治安陆县(今安陆市北)。南朝宋孝建元年(454)徙治夏口城(今武汉市武昌城区)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大业三年(607)复置。唐初改为鄂州。天宝元年(742)复置,乾元元年(758)复为鄂州。

②三国魏置,治所在上昶城(今湖北云梦县西南涢水东岸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安陆、应城、黄陂、云梦、大悟及河南信阳、罗山等市县地。西晋移治安陆县(今湖北云梦县)。南朝宋废。

③北魏孝文帝置,治所在江夏县(今河南泌阳县北五十里)。隋开皇三年废。


(1)西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置,治西陵县(今湖北武汉市新洲区西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省钟祥、潜江、仙桃、嘉鱼、赤壁、崇阳等市县以东,及河南省光山、新县等县以西、信阳市以东,淮河以南地。三国魏江夏郡治上昶城(今湖北云梦县西南),吴江夏郡治武昌县(今湖北鄂州市)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灭吴,改名武昌郡。南朝宋移治夏口县(今武汉武昌区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省武汉市以西,赤壁市以东,长江南、北及汉水、澴水下游地区。隋初废。大业及唐天宝、至德时又曾改鄂州为江夏郡。(2)北魏置,治江夏县(今河南泌阳县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泌阳县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兰冈

    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。1585年努尔哈赤拒界凡等四城酋长于此。后金天命四年(1619)拒明兵诸王至太兰冈,欲俟努尔哈赤,亦指此。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。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努尔哈赤拒界凡等四

  • 峰州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兴州置,治所在嘉宁县 (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凤州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承化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峰州。辖境相当今越南

  • 出密

    元代西藏地名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·宣政院》 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,其属附见有出密万户。《汉藏史集》(藏文版)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,出密(曲弥)为藏地区(后藏)六个万户之一,其治所在今

  • 徐家汇 (匯) 天主堂

    在今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。清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建。为罗马式教堂建筑,名圣依纳爵堂。坐西朝东。前有钟楼二座,高达50余米。在进深70米的大堂内有祭台十九座,可容二千五百人。为上海最大的天主堂。

  • 龙岗集

    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北龙岗乡。明嘉靖《临朐县志》:龙岗集“在县东北三十里”。因地处双龙山北麓土岗而得名。

  • 策达雅驿

    清光绪年间置,在今新疆轮台县东策云乡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81轮台县: 策达雅驿“一名策特尔。回语谓毡庐也。旧曾安营于此,故名”。

  • 彭墩街

    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二十里。民国 《建阳县志》 附图: 县东北有彭墩街。

  • 无劳县

    西晋武帝时分比景县置,属日南郡。治所在今越南省广泽一带。南齐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晋武帝时析比景县置。治今越南广平省洞海北。属日南郡。南朝宋后地入林邑国废。

  • 韦游沟

    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四十里乌江镇东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和州乌江县:“东南二里有韦游沟,引江至郭下十五里。溉田五百顷。开元中。丞韦尹开。贞元十六年,令游重彦又治之,民享其利,以姓名沟。”

  • 左里

    又作左蠡。城名。东晋卢循所筑,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北左里镇。《晋书·卢循传》:义熙六年(410),卢循为刘裕所败,“欲遁还豫章,悉力栅断左里”。即此。里,又作蠡(《太平寰宇记》),因在彭蠡湖(今鄱阳湖)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