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洞院
一名汉洞坑,简称汉洞。在今安徽歙县西南约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0徽州:汉洞院“在歙县之仁爱乡。此地初入险狭,其中夷广。山上有昔人屯聚遗迹,坏垣废瓦可数百家。相传黄巢乱时,民保聚于此。其称汉洞者,汉末已尝保聚故也”。
一名汉洞坑,简称汉洞。在今安徽歙县西南约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0徽州:汉洞院“在歙县之仁爱乡。此地初入险狭,其中夷广。山上有昔人屯聚遗迹,坏垣废瓦可数百家。相传黄巢乱时,民保聚于此。其称汉洞者,汉末已尝保聚故也”。
亦名积石山。即今青海东南部之阿尼玛卿山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 《正义》:“(黄河)东南潜行入吐谷浑界大积石山,又东北流, 至小积石山。”《元和志》卷39河州枹罕县:积石山“今名小积石山,在县西北七十里。按
亦作大田坝。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大田乡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一》:万历二十四年(1596),“降黎州安抚司为千户所,立所治于司南三十里大田山坝”。
在今四川南溪县西。清嘉庆 《南溪县志》卷2: 桂溪桥 “在县西五里。 昔年丛桂扶, 桥因以得名。西达府郡,为陆路通衢”。
即今辽宁辽阳市东北太子河。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 “ (燕太子) 丹匿衍水中。” 《索隐》: “水名,在辽东。” 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:太子河 “在司东北五里。……或曰,太子河即古衍水,燕
明置,属广元县。在今四川广元市北五十里朝天岭。《明史·曹变蛟传》: 崇祯十年 (1637),李自成义军由七盘关入蜀,洪承畴 “率变蛟等由沔县历宁羌,过七盘、朝天二关”。即此。清广元营设把总驻此。
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36敷政县:“三塠山在县北一里,其山土石相杂,上有三冢,遥望如塠物,因以为名。”
即今河北井陉县南三十里障城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 卷50井陉县图: 东南有南障城
即今四川大足、荣昌、泸县之濑溪河 (胡市河)。《清一统志·泸州》: 思晏江 “在州北六十里。自荣昌县界来,南流四十里,绕玉蟾山下,又南入资江”。
①亦名龙水、龙泉水。即今山东青州市南石沟河。《水经·巨洋水注》:洋水“西出石膏山西北石涧口,东南径逢山祠西。洋水又东南历逢山下,洋水历其阴,而东北流,世谓之石沟水,东北流出于委粟山北,而东注于巨洋”。
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三十里崮山镇。《清一统志 ·济南府二》 载: 崮山驿 “明洪武初置于县东北关外,成化中移此。本朝康熙初改置长城、崮山二驿,一丞主之。今裁”。明洪武初置,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南崮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