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山
在今陕西南郑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3兴元府:汉山“在南郑县西南二十里。四峰八面,南接巴山,山有池水。昔大旱,居人张士伯祷此山,闻空中语曰:大雨由天,小雨由山。士伯遂送女山中自焚,有顷大雨”。
在今陕西南郑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3兴元府:汉山“在南郑县西南二十里。四峰八面,南接巴山,山有池水。昔大旱,居人张士伯祷此山,闻空中语曰:大雨由天,小雨由山。士伯遂送女山中自焚,有顷大雨”。
战国魏地。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四十里堌阳镇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 引 《竹书纪年》: “梁惠成王三十年,城济阳。” 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 苏代约燕王曰,“决白马之口,魏无外黄、济阳”。即此。西汉置县。
南宋置,属邕州右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唐兴。元属来远路。明初废。南宋置,治所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北唐兴。辖境相当今百色市西北一带。元属来安路。明初废。
在今河南陕县东北三门峡人门岛东。《清一统志·陕州直隶州一》:公主河“在州东北四十里三门山之左。唐开元中,凿此通漕,以避三门之艰,流百丈许,复入河”。
又作听邦、腾邦。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东南 一百零六里处。门语地名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地区三十二错、定 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 之一。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宋大理置,属善阐府。在今云南澄江县境。元改澂江路。大理后期置,治今云南省澄江县。属善阐府。蒙古宪宗六年(1256年)改为万户,至元三年(1266年)改为中路,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升为澂江路。
在今甘肃高台县西二十里。相传为十六国西凉李暠所筑台基。后人建寺其上。《清一统志·肃州》 引《行都司志》:“明洪武五年冯胜定河西,置高台站,因西有台子寺为名。”
一作冶炉城。在今河南西平县西南七十五里酒店。战国韩王铸剑处。《新唐书·李愬传》: 愬讨吴元济,“战嵖岈山,以取炉冶城”。
在今甘肃金塔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40酒泉县:白亭海“在县东北一百四十里。一名会水, 以众水所会,故曰会水。以北有白亭,故曰白亭海。方俗之间,河北得水便名为河, 塞外有水便名为海”。
在今内蒙古东胜市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西河郡增山县: “有道西出眩雷塞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1榆林镇: 眩雷塞 “在废增山县西北。汉初为匈奴中地,元封初,西置酒泉,通月氏、大夏,结乌孙,分匈奴西方
即今广西宾阳县治宾州镇。明万历《宾州志》卷3:芦墟在“城南八里”。1950年宾阳县迁治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