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平路
元大德四年(1300)改平滦路置,属中书省。治所在卢龙县(今河北卢龙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。明洪武初改为平滦府。
元大德四年(1300年)改平滦路置,治卢龙县(今属河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改为平滦府。
元大德四年(1300)改平滦路置,属中书省。治所在卢龙县(今河北卢龙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。明洪武初改为平滦府。
元大德四年(1300年)改平滦路置,治卢龙县(今属河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改为平滦府。
唐代中国南方通天竺的道路。附见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,系根椐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道转载。起自唐安南都护府城(今越南河内),往西北取红河水路到古涌步(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境),这一段经过峰州, 又称峰州路。
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航龙。明末于此置降隆土里目。
即今四川宝兴县北宝兴河,为青衣江上源。《元和志》 卷32卢山县: 浮图水 “一名车卢水,经县西南五里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77卢山县: 浮图水“在县五里。从生羌界来,水中有孤崖,状如浮图。出贡金”。
在今广东新丰县西南沙田镇。 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坪巡司 “在长宁县西九曲岭上。 明置”。
三国魏改合乡县置。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二十三里。西晋复为合乡县。古县名。三国魏改合乡县置,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。属东海国。西晋复为合乡县。
在今江苏吴县西南穹窿山上。明王鏊 《姑苏志》 卷9: 法雨泉 “山半有泉名法雨,四时流不绝,下注石堰,可以灌田”。
即今浙江湖州市南十四里金盖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4乌程县:何口山“昔曰何山,亦曰金盖山,晋何楷居之修儒业,楷后为吴兴太守,改金盖为何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乌程县“毗山”条:何山“近郭诸山,何山最为高峻,
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南支塘镇。南朝梁置兴国县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常熟县:“元末张士诚开浚白茅,因故址筑城,周五里,曰支塘城。今为支塘市,城址犹存, 自昔为戍守处。”在江苏省常熟市东部,白茆塘、盐
在今浙江海宁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海宁县: 硖石山 “一名紫微山,其并峙者曰赞山,两山相夹,中通河流,曰硖石湖”。明嘉靖三十四年(1555)、三十五年 (1556) 倭寇两次侵犯硖石,均停泊于此。
又名五女山。在今四川南江县东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南江县: 舡山 “四山随拥,咸若海潮,乘风飘泊,而此山宛如巨舟,自北而东。下有井。旧名五女山”。